聋哑人自测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h45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公布出全世界有超过6亿以上的残疾人,占世界总人口数的10%.我国就有各类残疾人8900多万,占总人口数的6.34%,涉及到2亿人口的家庭,是世界上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虽然现在的医学水平在不断的进步,但是残疾人的人数还在每年递增。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能够得到的教育、医疗、就业机会非常有限,仍然属于弱势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社会对人文精神的宏扬,关注弱势群体,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支持和关怀。   我国的8900多万的残疾人中约有830万是儿童和少年,大多为在校中小学生。聋哑学生生理上的缺陷及该年龄段的敏感性使他们的健康状况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可以看出,健康既包括生理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与完善的人格特征。本文将通过对聋哑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相结合,分析目前聋哑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并通过与普通学生的比较,探索影响龋病、沙眼、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因素,为以后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目的:按照流行病学、心理学、临床诊断学等理论和要求,开展江苏省聋哑学生的自测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研究,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了解江苏省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卫生习惯的形成情况现状及卫生知识的获取途径;   2.比较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沙眼及龋病的患病率,并探讨聋哑学生的沙眼和龋病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聋哑学生沙眼和龋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3.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各因子的影响因素;   4.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分析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及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的关系。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1.本课题研究对象来源于江苏省2所聋哑学校和2所普通学校。其中,聋哑学生452人,普通学生490人。将其中的425(229名聋哑生和196名普通生)名高中学生作为沙眼和龋病的调查对象,516(223名聋哑生和293名普通生)名学生作为心理与人格的研究对象。   2.采用自制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进行现况调查;由专业的眼科及口腔科医生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进行沙眼和龋病的现场诊断。   3.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机录入数据;经逻辑核查后导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主要研究结果:   1.聋哑生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59.52%,卫生习惯总形成率为51.92%,普通学生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69.84%,卫生习惯总形成率为55.42%。有统计学差异的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除运动习惯和眼睛痒或落入灰尘外,其余均为聋哑生的知晓率低于普通生。且聋哑生与普通生卫生知识的获取途径也不相同。   2.聋哑学生沙眼患病率为21.0%,普通学生为19.9%。年级、沙眼是否是眼睛里长沙子、沙眼对视力的影响、眼睛落入灰尘时的做法、家里洗脸毛巾是否分开使用均为沙眼的影响因素。   3.聋哑生龋病的患病率(46.2%)明显高于普通生(13.8%),进食甜点为龋病的危险因素,随着进食频率的增加越容易患龋病;刷牙次数与持续时间为保护性因素,正确的刷牙方式可以预防龋病的发生。   4.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因子上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因子均为聋哑学生得分均值高于普通学生。多因素分析后得,学校环境为聋哑学生和普通学生各因子的共同影响因素。   5.7—15岁与16岁以上的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在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因子上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且除7-15岁得精神质和16岁以上的神经质外,其余因子均为聋哑学生得分高于普通学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的聋哑学生和普通学生的不同因子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6.7—15岁普通学校的内外向因子与母亲文化和社会不良风气有关系,而聋哑学生的内外向没有影响因素;普通学生的精神质因子与性别、家庭成员关系和社会环境有关系,聋哑学生的精神质因子也没有影响因素;普通学生的神经质因子与性别有关系,聋哑生的神经质因子与家庭成员关系有关系;普通学生的掩饰性因子与师生关系有关系,聋哑生没有影响因素。   16岁以上的普通学生的内外向因子受母亲文化、家庭成员关系和师生关系因素影响,聋哑学生只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普通学生的精神质因子受家庭成员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因素影响,聋哑学生受年级、父母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普通学生的神经质因子受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普通学生则受年级、母亲文化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普通学生的掩饰性因子受师生关系的影响,而聋哑生受年级、母亲文化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   7.7—15岁聋哑学生SCL-90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因子与艾森克的内外向有正相关关系;SCL-90各因子与精神质没有相关关系;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瘸与神经质有正相关关系;人际关系敏感与掩饰性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16岁以上聋哑学生SCL-90各因子与艾森克内外向没有相关关系;SCL-90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因子与艾森克的精神质有正相关关系;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因子与艾森克的神经质有正相关关系;敌对、偏执与艾森克的神经质有负相关关系。   结论:   1.聋哑生卫生知识知晓与卫生习惯的形成情况均低于普通学生,要加强这一群体的卫生知识宣传,根据其自身的特点,结合基础教育,开设卫生课,进行系统的卫生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促进聋哑生健康成长。   2.聋哑生沙眼与龋病的患病情况较普通学生严重,要强化聋哑学生的用眼卫生及口腔卫生知识的卫生宣教,同时遵循聋哑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特点,家庭、学校和社会积极配合,以帮助他们尽早形成良好的用眼和口腔健康行为习惯,从而有效预防沙眼和龋病的发生。   3.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结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更好的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4.聋哑生自身的生理缺陷对聋哑生的人格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应结合人格特征各因子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心理健康症状因子,使聋哑生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三氯乙烯(TCE)是一种有机溶剂,在工业上作为脱脂、清洗和去污剂应用广泛。职业暴露TCE的工人出现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MLT)伴肝功能损伤已经成为国内目前主要的职业
我们灵山县是个丘陵山区,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在种子工作上,除抓好早、中、迟熟品种搭配外,在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加速原良种的繁殖推广,搞好当家品种的提纯复壮方面,取得了
硼肥喷施以防治油菜花而不实的效果是良好的.我们在正常年景的1973年,喷施硼肥,增产43%;在花而不实较轻的1974年喷施,增产76%;在花而不实严重的1975年喷施,增产218%.今年(指
基于梯级水电站实用的优化运行原则,综合考虑避免机组频繁启停、站间联合躲避机组振动区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梯级水电站 AGC 数学模型,包括机组开停机和站间负荷分配模型。
背景: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的集中流行阶段。人口流动与HIV传播因素相结合,已成为导致艾滋病传播和扩散加速的诱因。出入境人员的境内艾滋病感染者中,以出国劳务人员居多;归国劳务人员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防病意识薄弱、性观念开放、境外作业时间长、精神生活空虚等特殊人群特征,导致其容易成为艾滋病、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归国劳务人员将性传播疾病等传染病携带入境,将会改变其原居住地的疾病结构,可能
用未受精的棉花雌蕊进行组织培养,探索其成苗的途径是一个新的赏试,研究结果,从子房内诱导出愈伤组织并由愈伤组织分化出真叶。现将研究方法及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Tissue c
目的通过建立槟榔碱体外代谢体系比较SD大鼠不同器官及肝脏组分槟榔碱代谢能力,探索槟榔碱主要代谢酶的分布以及代谢特征,并通过加入抑制剂以及组分提纯等方法确定代谢酶。为进一步研究槟榔碱毒性机制和代谢机制的毒理学意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SD大鼠器官匀浆,收集血液;差速离心法分离肝亚细胞组分;利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线粒体;建立反应体系,采用离子对RP-HPLC法检测槟榔碱,并结合酶抑制剂比较各器官、组
在露天栽培的茶树,施给过量的肥料、标准量的肥料和不施肥三种处理;另外对乙烯塑料棚下裁培的茶树施标准量肥料。通过鲜叶和绿茶香气浓缩物的分析结果说明,上述各种处理对绿
在对白榆研究的实践中发现,白榆生长快慢与叶片厚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即叶厚(外观上叶脉不明显,叶背较平滑)是白榆速生性的显著标志之一。经大量实测:厚叶榆的叶片厚度比对照
水稻高产稳产是当前生产上重要研究课题,国内颇多介绍,但对于高产理论的论述不多.同时在具体掌握上仍有困难,特别是多肥栽培,稍一不慎,往往遭致失败.笔者从事粳稻研究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