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相流技术的立式磨磨腔流场分析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niuji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立式磨粉体输运过程的流场情况,探究立式磨结构对粉体输运过程的影响。针对立式磨粉体输运过程和立式磨结构特点,论文采用Solidworks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Fluent软件创建了立式磨粉体输运过程的三维磨腔简化流体模型。依据CFD和工程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RSM湍流模型分析磨腔流体粉体输运过程的气固两相流流场,研究结果表明:立式磨磨腔流场具有明显的三维旋转流动特点,磨辊与磨盘交互影响区流场主要体现为剧烈的湍流脉动特点,这一区域成为气固流体耦合的主要场所。磨盘与壳体壁面交互区具有高速流场,磨辊与选粉机边壁影响区流场主要体现为旋转流动的特点。选粉机边壁区流场物理量参数变化特点基本符合流体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律,说明随着流场旋转壁面影响的逐渐减小,流场运动稳定性逐渐增强。气固流场具有部分范围内的脉动不对称特点,流场近壁面湍流具有线性变化的特点。随着立式磨进风量的增加,气固两相流的速度和压降都明显增大。两相流速度和压降的增大有助于促进立式磨粉体输运过程。同时,高速流体的较大惯性力进一步造成了耦合区流场的湍涡增多现象,会增强磨腔内部阻力并延迟粉体输运过程,增加电耗。进风量对选粉机固定边壁区流场压强的影响说明磨腔流场湍流物理量的脉动现象不仅与流体惯性力有关,而且受到磨腔边壁条件属性的较大影响。结合立式磨磨腔流场分析结果,对工程机械流场普遍使用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工作原理及流场理论应用分析,确定了立式磨流场工程测量方法与检测方案。整合立式磨流场工程数据与仿真结果,对立式磨粉体输运流场进行工程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RSM湍流模型可以有效分析具有较强湍流脉动特点的三维旋转多相流流场。分析表明不同进风量边界条件下的磨腔流场物理参数差异显著。流场工程分析揭示了立式磨粉体输运效率的提高需要根据立式磨的运行情况适当调整。根据磨腔结构边壁对流场的影响情况可知粉体输运效率的提高不能单凭调整进风量来实现,还需要结合立式磨局部结构改造。根据磨腔流场的仿真结果与工程分析,本文提出立式磨结构改造主要侧重磨盘、磨辊以及选粉机结构的改进。针对选粉机结构,设计了灰斗锥体的改造方案。根据改造方案,建立了改造后的磨腔流体样机模型,并对样机模型流场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通过对灰斗结构的改造,流场湍流脉动及流动延迟现象减少,纵向区位流场湍涡现象降低较大,有利于粉体输运过程。HRM立式磨结构改造的流场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磨腔气固流场的理论分析,夯实了磨腔气固流场理论分析对立式磨优化设计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在现阶段的社会科技发展中,电子信息工程的实际应用已经普及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各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实际建设受其影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
海上浮式风机(FOWT)是近期内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风电技术。系泊缆索用于风力机牵引定位,将风力机承受的风浪载荷传递到海底,是风力机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风浪载荷作用下海上浮式风机基础存在大幅度运动,系泊缆索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性,尤其当处于松弛-张紧交替状态时,缆索张紧力变化异常复杂,可能出现很高的动态张紧力而导致系泊系统断裂失效。本文围绕深海系泊缆索动张力特性开展理论与仿真建模与分析,研究典型风浪
齿轮箱作为许多大型机械传动的核心部件,比如风力发电机增速箱、直升机主减速器、坦克传动系统等,在整个机械运作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长期在各种恶劣环境中运行极其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其中齿轮故障占很大的比例,并且齿轮的断齿和点蚀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出现的故障。齿轮的断齿和点蚀故障,不仅会单独发生而且常常会同时发生导致断齿-点蚀复合故障的出现。如果不及时对故障进行诊断维护会导致齿轮箱以及整机的失效,甚至
由于工业现场的数据量较大,要想使供应、生产、销售的全部过程能够得到精确的管理和控制,必须将工业现场的大量数据采集处理,同时需要将所有的控制节点组网,以满足实时查询数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社会多个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矿山工业生产,更是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可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矿山工业广场在设计建设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