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纳米点的生物传感和酶型生物燃料电池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2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的能源供应关系总体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寻求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已成为全球的当务之急。酶型生物燃料电池因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物相容性好,燃料来源广泛等特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绿色能源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酶型生物燃料电池是生物燃料电池的一种,是以酶作为生物催化剂,通过生物电化学途径,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能量转化装置。碳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以及易功能化等优点,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的构筑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以新型的碳材料--碳纳米点(Carbon Nanodots,CNDs)作为电极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功能化修饰,基于此构建了相关电化学器件:化学生物传感器和酶型生物燃料电池。具体概述如下:  1.研究了漆酶(laccase)在碳纳米点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考察了其对氧气催化还原的性能。  2.制备了碳纳米点/聚亚甲基绿纳米复合物(polyMG-CNDs),该纳米复合物对NADH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基于此研制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0.07μM,检测范围为0-44μM。同时并构建了GDH-polyMG-CNDs/GC为生物阳极,以Laccase-CNDs/GC为生物阴极的无隔膜型葡萄糖/氧气生物燃料电池,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30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0.052μW/cm2。  3.基于纳米复合物(polyMG-CNDs)对过氧化氢和氧气电还原的催化性能以及葡萄糖氧化酶(GOx)对底物葡萄糖的特异性生物催化功能,制备了GOx-polyMG-CNDs/GC修饰电极,通过检测反应过程中被消耗的氧气量,实现了对葡萄糖的生物传感,检测限为1.33μM,检测范围为0-180μM。并构建了以GOx-polyMG-CNDs/GC电极作为生物阳极,以Laccase-CNDs/GC电极为生物阴极的无隔膜型葡萄糖/氧气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的开路电位为0.325V,最大功率输出密度为0.054μW/cm2。进一步探究了几种软饮料作为燃料的能量输出情况。
其他文献
我的小学同学戎戎是暗恋派的满级高手。  无数次,吃饭前、喝多后他都要把自己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暗恋故事当做祷文一样念一遍又一遍。  小维是小学三年级转来我们班的,新疆姑娘,眼睛大头发长,皮肤白皙得吓人,人家还会跳彭恰舞。  以不到十岁的审美来说,确实挺吸引我们。也就是吸引。  可戎戎不一样。戎戎大概是上辈子连羊肉都没吃过,见了新疆的妹子就两腿哆嗦走不动道儿。  他对小维,是迷恋。  我说迷恋,是因
期刊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中每位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拥有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不同,个人业务能力不同,具体的教学方法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但是,在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若能做到以下四个“注重”,一定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一、注重情境导入  导入,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艺术。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创设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便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激活学生平时的生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