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95年正式开展跆拳道运动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及青少年儿童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加入到跆拳道的健身行列中来。跆拳道崇节尚礼,提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道德指导人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1]学生带着警醒的心情,科学锻炼以保持健康的体魄,坚持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以维护自身人格的尊严。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良好品格的形成。随着跆拳道训练效果的逐渐被认可,跆拳道训练行业发展迅速,我国跆拳道训练作为校本课程的形式也日益完善。本文以成都市五城区小学为案例,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现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跆拳道训练这一运动项目的概念、起源、特点的同时,将成都市五城区跆拳道作为校本课程的现状、开设的形式、师资的来源、教学内容、场地设施、校方开设的初衷以及参与者的动机,通过SPSS分析,对成都市五城区小学把跆拳道项目作为校本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对策进行跟踪调查和比较研究。并根据五城区小学校本课程的现状提出相适合的跆拳道校本课开发模式。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市五城区跆拳道校本课推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尚在初级阶段。虽然只有较少的学校进行了跆拳道校本课的实施,但收效很不错,得到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和欢迎。跆拳道项目作为校本课程在学校里的推广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跆拳道校本课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跆拳道基本技术。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热爱,使跆拳道运动成为学生日常锻炼身体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达到健康体育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