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行政组织来说,行政沟通是它赖以存在、得以运行的基本前提和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对行政系统的作用就像神经之于生命有机体。良性互动的行政沟通能使整个国家的行政系统高度整合;能使政府所追求的目标潜化为公众的追求目标,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行政沟通失真、行政信息错误传递是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情况的延续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国家的建立、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和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行政沟通信息失真度,提高行政效率、提升管理水平、节约行政成本成为管理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论文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行政沟通的重要性其现实表现的不足。从一定意义上讲,行政活动就是连续的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行政活动才能顺利进行,行政目标才能达到。但行政沟通中信息失真越来越显性化,对国家、社会、组织构成巨大威胁。第二,行政沟通中的几种典型的信息失真现象。主要是从媒体报道、行政主体意识、公众三个角度来剖析各种失真现象。第三,传统的行政沟通机制与行政组织体制的缺陷。传统行政体制是高度集权的金字塔型体制,信息传递中间环节过多,通道太长,沟通出现纵强横弱。传统沟通机制存在信息反馈弱化;沟通主体间的权益利益的驱使,使得行政信息在执行、传递中人为的寻租或扭曲。第四,传统沟通模式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最大限度的降低行政沟通信息失真度务必健全行政组织体制,完善行政沟通机制,强化信息反馈机制,构建电子政务沟通模式。本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比较研究、制度研究、逻辑分析等,对行政沟通发展趋势及信息失真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透视沟通失真的现象来剖析其原因,提出降低行政沟通信息失真的思路,并试图探索构建适合行政沟通发展趋势的电子政务沟通模式,构建过程中以行政沟通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支撑,结合行政沟通自身的特点和我国行政实际,对防止行政沟通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进行的探索性思考,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