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H3K9me3的变化及其调控PCOS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z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PCOS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异质性疾病,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但目前PCOS本身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许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变化是导致PCOS发病的潜在机制。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种表观遗传修饰变化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未被阐明。已有研究表明,H3K9me1、H3K9me2在PCOS患者中的表达存在差异,H3K9me3在调控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H3K9me3在PCOS中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鲜有报道。因此,探索PCOS患者H3K9me3修饰的变化,探究H3K9me3与PCOS发生发展的关系,解析表观遗传修饰调控PCOS的可能机制,可为PCOS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PCOS组和对照组颗粒细胞(GCs)中H3K9me3修饰及其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表达水平,探讨H3K9me3在PCOS组GCs中的表达差异;比较两组GCs中H3K9me3处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PCOS发生发展过程中H3K9me3修饰可能参与调控的基因。方法1.收集PCOS组和正常对照组GCs各20例。2.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GCs中H3K9me3修饰的水平;采用Real-time qPCR技术检测各组H3K9me3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表达,探讨H3K9me3在各组GCs中的表达特点和差异。3.通过CUT&Tag测序技术检测两组GCs中基因组的H3K9me3修饰状态,探讨两组GCs中基因组H3K9me3修饰模式与差异。4.通过UMI mRNA测序技术检测两组GCs中的差异基因,并联合CUT&Tag结果分析H3K9me3修饰模式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H3K9me3修饰在GCs中的水平:①H3K9me3在PCOS组GCs中相对蛋白表达量(2.26±0.63 vs 1.70±0.32,P=0.275)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②PCOS 组 GCs 中 H3K9me3 甲基转移酶 SUV39H1、SUV39H2、EHMT1、SETDB1 的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UV39H1:2.19±0.87 vs 1.11±0.15,P=0.004;SUV39H2:1.66±0.74 vs 1.00±0.01,P=0.001;EHMT1:1.83±1.01 vs 1.10±0.30,P=0.175;SETDB1:1.79±0.64 vs 1.02±0.03,P=0.025)。而 H3K9me3去甲基化酶KDM4D、KDM4A、KDM4B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KDM4D:0.48±0.32 vs 1.03±0.04,P=0.002;KDM4A:0.71±0.21 vs 1.02±0.04,P=0.001;KDM4B:0.66±0.17vs 1.01±0.01,P=0.002)。2.CUT&Tag测序分析:①两组的peak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②PCOS组中reads相对TSS位置和全基因组的分布密度比对照组更密集;③PCOS组中peak比对照组更多分布在启动子区域;④GO功能富集显示:PCOS组和对照组患者GCs中H3K9me3处差异peak主要富集在细胞生物过程和代谢。⑤差异peak的相关基因行KGEE通路富集显示主要在代谢过程。3.UMI mRNA测序分析:①PCOS组与正常对照组有1 1 183个相同基因,PCOS组有891个差异基因,对照组有292个差异基因,其中有436个基因存在显著差异(P<0.05),48个基因上调,388个基因下调;②GO功能富集显示:PCOS组与对照组GCs中差异表达的mRNA相应靶基因主要参与调控肽和肽激素以及炎症过程;③KEGG通路富集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糖代谢、胰岛素抵抗;④UMI mRNA测序与CUT&Tag测序均有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生物调节、基因表达等多个生物过程。4.对部分差异基因进行H3K9me3处peak比对发现:PCOS组KCNQ1、STAT3峰值略低,DENND4C峰值略高。收集PCOS组与正常对照组GCs,对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RT-qPCR检测,结果发现PCOS组KCNQ1、STAT3显著上调(KCNQ1:3.63±2.37 vs 1.13±0.13,P=0.004;STAT3:2.21 ±0.96 vs 1.02±0.05,P=0.004),DENND4C 显著下调(DENND4C:0.55±0.38 vs 1.93±1.14,P=0.002)。结论1.PCOS组颗粒细胞中H3K9me3修饰总体水平有增加趋势;2.差异性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区域H3K9me3水平增加,H3K9me3参与调控PCOS差异基因的表达;3.从表观遗传角度提示了 PCOS发生过程中与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皮肤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筛选高风险患者,并通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中2004-2013年间确诊为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资料,选取确诊时年龄、性别、种族、发病部位、Breslow厚度、溃疡、AJCC7thTNM分期、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
学位
目的肺的解剖结构复杂,变异颇多,胸腔镜下视野有限,导致胸腔镜下肺手术的难度较高。为了模拟肺部解剖结构的特点,本研究利用Mimics 21.0软件对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探讨三维重建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以期为肺手术提供可靠、详实的术前辅助资料。方法1.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因肺结节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胸外科本治疗组就诊的患者295人,收集患者的CT
学位
研究背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是治疗不孕症最常见且最有效的辅助生殖技术。然而,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是阻碍IVF-ET成功的最大障碍,也是当前辅助生殖领域有待攻克的一大难关。RIF病因复杂且高度异质,包括胚胎质量不佳、宫腔环境异常及全身性疾病等,而
学位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影响大约4-20%的育龄妇女,常表现为不孕和内分泌代谢紊乱,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我国人口众多,PCOS患者数量庞大且有年轻化趋势。由于其广泛的患病率以及对育龄女性造成的严重内分泌损害,PCOS成为了近年来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尚无完全治愈PCOS的治疗手段。卵巢功能异常及与之相关的内分泌代
学位
背景和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常见于育龄期妇女,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肥胖、月经稀少、痤疮、高雄激素血症和多囊卵巢改变等。其并发症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近年来的病因学和基础研究证据发现,肥胖和慢性低度炎症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肥胖和炎症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
学位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由于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卵巢呈现多囊样改变的疾病,是一种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异常综合征。其严重影响全球患病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降低她们的生活质量。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和卵巢多囊样化,继而引起不孕、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症状,并会增加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无排卵和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的病因之一,
学位
目的不孕症是一个重要的全球人类健康问题,近一半的病例与男性因素有关。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与清除失去平衡所致的一种细胞损伤状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S在男性不育的发生中起着独立的作用。弱精子症精液中ROS水平升高,是天然的适用于研究精子OS的研究对象。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
学位
背景及目的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系统性的女性内分泌疾病,会导致不孕不育、胰岛素抵抗、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以排卵功能紊乱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PCOS发病原因不明,是生殖内分泌及辅助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点,脂质代谢异常在PCOS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PCOS患者卵泡液中脂肪酸代谢通路及多种脂类代
学位
以委托代理视角透视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间代理行为变异问题。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基层政府面对自身治理场域的特殊性及层层加码的上级派发的任务执行压力,无法完全实现统一的规定要求,在此种情境中基层政府以“共谋”形式作为应对上级问责压力的主要手段。在受到上级问责压力作用下,催化了Y县政府与县生态环境部门共谋行为的衍生发展。基层政府间的共谋行为其产生源头无非是基层政府自身避责、逐利的需求,是在当前中国行政结构
期刊
背景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是现代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尚未攻克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胚胎实验室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胚胎质量得到了优化,但子宫内膜容受性障碍仍然是影响RIF患者妊娠成功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导致大约三分之二的植入失败。因此,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能够准确识别子宫内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