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线下倾角的小区垂直分裂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ssmi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LTE的发展进程中,有源天线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小区间的同频干扰,同时提高网络容量,其在近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在现有标准网络布局的场景下,实现垂直方向的扇区分裂。天线下倾角的引入使扇区可以实现垂直方向的分裂。相比以往水平方向的扇区分裂方法,小区垂直分裂将引入更多的天线参数,如垂直半功率波束宽度,天线增益也会同时考虑水平和垂直方向。下倾角引入以后的天线参数搭配问题,是本论文在研究提升小区性能方面的研究方向。在垂直扇区裂变研究中,本文提出了三种小区分裂方案,分别为3×2小区垂直分裂方案、6×1小区分裂方案和3×3小区垂直分裂方案,其中,3×2小区垂直分裂方案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论文通过大量的仿真工作,研究单个天线下倾角、多个下倾角组合及垂直半功率波束宽度等天线参数对小区性能的影响。6×1小区分裂方案和3×3小区垂直分裂方案主要作为3×2小区垂直分裂方案的参照和对比。在仿真方法上,本论文将使用系统级的仿真来进行研究工作。通过对单个下倾角的仿真分析,本论文验证了天线下倾角的引入可以十分明显改善小区的整体性能,而且垂直半功率波束宽度会明显影响最佳天线下倾角的范围。而在对3×2小区垂直分裂方案的研究中,本论文得出了此方案在不同场景中效果较好的下倾角组合;在分析垂直半功率波束和功率方面,论文得出了这两个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本论文创新地在3×2小区垂直分裂方案中引入了自适应调整天线下倾角及垂直半功率波束宽度方法,对系统性能起到了很好的改进作用。本文在三种分裂方案的对比仿真后,得出了6×1小区分裂方案在基站间距较小的3GPP-CASE-1场景下具有优势,而在基站间距较大的3GPP-CASE-3场景下,3×2小区垂直分裂方案更具有优势。相比3×2小区垂直分裂方案,3×3小区垂直分裂方案由于子扇区之间干扰过于严重而整体性能不如3×2小区垂直分裂方案,但在较大的基站间距场景下,可以提供较好的信号质量和较高的用户平均吞吐量,所以3×3小区垂直分裂方案在较大的基站间距场景下是具有可行性的。
其他文献
该论文主要研究了三种基于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法:基于矢量量化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基于可变长编码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以及基于不等差错保护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该
该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WLAN的介绍;主要介绍无线局域网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组成、结构、相关协议、应用、优缺点等.2,蜂窝网络的介绍;主要以GPRS为例介绍蜂窝网络
该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与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码流发生器配套的信源解码板的设计与实现.信源解码板是整个码流发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文在介绍相
电视节目由图像和声音组成,在其播放过程中要对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进行监控来减少播出事故.随着电视节目套数越来越多,同时监视多路伴音信号播出质量的技术和方法,就日益
在现代各种通信系统中,话音通信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业务。随着通信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业务更加综合化、多样化,系统容量、服务质量与网络带宽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频谱感知就是指通过一些高效的信号检测识别算法来获得各无线通信频段的占用情况。它的应用已经延伸到了许多相关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
作为非线性科学分支之一的混沌,近几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应用也渗透到了各个社会领域.该文回顾了混沌及混沌电路理论与研究的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有关混沌电路的研
传统的中短波广播的信道带宽是很窄的,要提高广播质量,增加服务内容,如传输静止图像,文字信息等,必须对传统模拟广播进行数字化改造.其焦点就是要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尽可
现阶段,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通信环境变得复杂化、信号调制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信号接收端需要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等信号处理,此实现过程离不开调制方式识别技术的
该文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量子理论相结合,研究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量子神经计算,它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应用前景,属于交叉学科的前沿课题,目前国际上对此领域的研究尚处在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