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幽默文学”的建构(1932-1937)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j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文学的产生为1930年代中国文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且因其本身争议之集结、影响之深远,催生学界孕育了诸多研究成果。然囿于观念、方法和材料,关于“中国幽默文学的建构”尚有较大的探讨余地。既往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幽默刊物、作家(群体)或作品,且明显烙有主题学式解读的印记,故而本文试深入到具体文学实践层面,通过原始文献的考掘研读以及新材料的使用,对中国幽默文学的生产、论争与影响进行动态的审视与细致的论析,以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成就及局限予以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全文共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当前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介绍了本文研究意义与创新点,同时对本文研究范围作出界定。考虑到林语堂在幽默文学建构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本文将重点围绕林语堂的文学实践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以重点文章解读的方式介绍了“幽默”进入中国的具体情形,并以林语堂的表述为中心对“幽默”概念的核心要义进行了归纳整理。其次笔者运用史源学的方法,析出了中国幽默作家所使用的基本文献并考证其来源。第二章以林语堂的办刊实践为例,从学习西洋幽默、发掘本土幽默、时事新闻幽默化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幽默文学的文本建构情况。一方面,幽默文学的建构有赖于西洋幽默作品之陶养与指引,同时也离不开中国古典文学的重新诠释与中国幽默家的发现或塑造。时事新闻类幽默可以视为一种对统治当局的合法抵抗,但其批判整体上属于体制内批评,并未涉及制度的核心与权力的本体。第三章以“笑”为主线,通过幽默之笑和讽刺之笑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幽默作家和左翼文人对“幽默”、“讽刺”与“真实”的不同理解以及关于“笑”的合法性之分歧,进而深入探讨幽默文学的美学特征。追根溯源,其差异在于林语堂诸人将“笑”视为一种归宿与目的,将其作为人生观与人生态度的组成部分,而左翼作家则把“笑”当作一种通向深层批判的途径与手段。第四章将幽默文学置于国际化视野和“新笑史”脉络中进行审视与评价,指出其具有“洋泾浜”特征,呈现出多元包容的文化属性,但与此同时这一特征又饱含政治意味。总而观之,幽默文学存在颇多不妥之处,但它的出现第一次为中国带来了正面意义上的笑,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笑文化的历史版图。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幽默文学在“幽默”概念的渐入人心、更新国人对“笑”的理解、倡导幽默小品文创作等方面均彰显了积极意义,但幽默作家在追求自身文学理想与处理时代诉求关系方面,以及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上缺乏深层次的反思与严肃性的坚守。同时,对幽默文学的探讨也启示我们应继续加深对“幽默”及“笑”的理解,并注重对其出发点与归宿的追问与思索。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通乳颗粒用于产后催乳的有效性。【方法】将年龄在21~42周岁之间的单胎、足月分娩产妇234例设置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用药前后产妇的哺乳满足率,血清泌
会议
<正>编者按:博物馆是一国、一城、一地区公共文化信息的重要传播单位。自博物馆在欧洲诞生之日始,博物馆人就面临着或提出了如何发挥自身传播职能的问题。随着博物馆传播几百
职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生的择业态度、择业方式和就业结果。受社会、家庭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生职业意识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择业的趋利性、盲目性、从众性和依
国企实现两个置换紧锣密鼓,在新旧体制转换的交接处,曲靖市直国企女工的婚姻家庭无疑受到一些冲击.顺利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需要女工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营造.
针对塑料齿轮经常出现齿轮齿根断裂的现象,再结合塑料齿轮注塑成型时会收缩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对塑料齿轮过渡曲线圆角半径进行精确设计的新方法。通过ANSYS Workbench(AWE)软
分别就阻燃剂种类、含量等因素对硬质聚氨酯泡沫(PUF)热解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三氧化二锑的PUF热分解温度仅略高于纯树脂,添加MPOP的复合材料热分解温度最高
对有向网络中具有一个枢纽点的支撑树的问题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在有向网络图中寻找以某一定点为枢纽点的最小支撑树的计算方法,并对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讨论,最后将该算
从政府视角切入清末辫子革命的研究较少。清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舆论失控,即舆论对蓄辫政策和禁止剪辫命令的抨击,报刊舆论对1904年推行剪
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实行学分制是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变革。它通过树立
切实做好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十六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目标和任务,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针,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要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