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非国有博物馆调查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学习文物学与博物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对博物馆学研究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2015年《博物馆条例》颁布后,关于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再一次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但经过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关于非国有博物馆的研究在国内还比较薄弱,而关于安徽省乃至合肥市的非国有博物馆探讨就更加少见。故而笔者在与导师商讨后,选定“合肥市非国有博物馆调查研究”这一选题作为我的毕业论文进行探讨。笔者主要通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博物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共同研究,梳理安徽合肥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存在的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首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主要包括纸质文献资料和电子网络资料;然后整理、归纳文献资料,为论文写作打好基础;还要通过实地参观、访问考察收集相关数据资料;最后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国外关于非国有博物馆的研究要比我们早很多,他们中有一些民办博物馆已经成为有影响力和规模巨大的品牌,如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等。研究国外博物馆,吸收他们的经验对我国民办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国内学术界关于非国有博物馆研究总体还较少,相关著作不多,以论文为主。包括对全国非国有博物馆进行整体研究的和各地对于本地非国有博物馆的梳理,但笔者没有发现关于安徽全省或各市县的民办博物馆的相关研究的论著。所以笔者在学者对于非国有博物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安徽合肥自身非国有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对安徽合肥的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进行调查分析,以填补安徽省非国有博物馆研究的空白。非国有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合肥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居全省前列,研究合肥非国有博物馆对安徽省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探讨非国有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出发,概括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的含义及要素;梳理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包括开创、断层、初步发展和上升四个阶段;从文化、经济、政治三个方面分析合肥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原因,经过实地走访和资料整合,总结合肥非国有博物馆的基本概况,包括各非国有博物馆的名称、创办者、开馆时间、藏品数量、藏品类型、参观人员等基本资料,从中分析合肥非国有博物馆的分布状况、运营模式、博物馆建筑藏品、以及观众服务等个性特征;肯定了合肥非国有博物馆在促进博物馆事业、继承保护文化遗产、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指出其现存的内外部政策、资金、人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帮助合肥非国有博物馆能够持续发展的几方面思考。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标志着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式开展起来。近几年“互联网+”高速发展,拓宽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丰富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效率,在此发展趋势下,网络舆情的控制、新媒体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相关技术的引进与维护等问题也是未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各级政府而言,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都有着
本文主要围绕近代以来日本海权思想进行研究。日本海权思想不仅包括日本思想家、战略家与政治家对海权尤其是发展日本海权的认识,而且包括日本海洋扩张行为所反映出来的海权思
前段时间去拜访中国服饰报前社长(原中国农机化报社长)欧阳方兴先生。在和他聊到农机行业和服饰行业的产业竞争特点时,他跟我说国内服饰企业的机制都非常灵活,营销理念都非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