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其中蕴藏着无限的风景和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感受古人良好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而且可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针对不同学段提出了学生古诗词学习目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学生要打好文化基础,具备人文素养、情怀和审美情趣,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选编比重更是有所上升,这都体现我国教育者们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和期望。因此研究古诗词教学现状,对进一步提高教师古诗词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古诗词教学相关内容的概述,首先对古诗词和古诗词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角度解读古诗词教学要求和意义;再次,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理念和古诗词编排特点进行分析。第二章笔者通过教师访谈、学生问卷和课堂观察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实习学校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认识、古诗词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以及教师课后评价与学生学习效果等情况。第三章通过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对于教科书中古诗词的选择和编排以及如何教学都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目标和素养目标解读不深入、学生缺少内在学习动机、教学设计模式化、表面化以及教学资源选择和应用不合理等,并且从教师和学生两大方面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学生缺少古诗词学习内在动机,学生学习支持系统的功利性取向,学生阅历与诗词意蕴存有距离;教师缺乏主动学习和研究的意识,缺乏对学情的整体把握。第四章则针对发现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两大维度为部编版古诗词教学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引导和多维评价相结合;坚持学生本位,以能力和素养发展为导向;强化教师主导,教学研究和文学研究并重;促进教学相长,整合利用多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