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中段废水是我国淡水主要污染源之一,研究高效低耗的造纸中段废水处理工艺是当前环保工作者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阐述了造纸中段废水的特点和该种废水的治理工艺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多种处理工艺技术的优缺点。通过实验室长期深入的试验,研究了工艺的启动过程,考查了工艺的运行情况,优化了工艺运行参数,确定了适用于该种废水的工艺流程。本文研究了中段废水混凝预处理的试验条件,当废水pH值范围6~8,搅拌强度为120r/min,搅拌时间为4min,PAFC用量为1.0g/L时对中段废水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本文考查了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启动过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ABR采用厌氧污泥密闭循环接种,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闷曝法”挂膜,采用低负荷启动方法进行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该联合工艺在50天可完成启动。本文还研究了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情况,考查了各因数对工艺运行效率的影响,并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试验确定ABR的适宜水力停留时间为12h,适宜的容积负荷为2.5kgCOD/(m~3·d)以下,废水可生化性可由进水的0.23~0.30升高到出水的0.34~0.43,便于后续好氧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适宜水力停留时间为8h,适宜的有机负荷为0.75~1.2kgCOD/(m~3·d),适宜的气水比为20:1。当水质不能实现达标时,生化处理水需要经过混凝沉淀法深度处理,通过实验室研究考查了混凝剂投加量对出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1.0g/L,经深度处理后可使处理废水最终达到排放标准。当工艺停留时间为20h,进水COD浓度2300~2600mg/L,接触氧化工艺的气水比为20:1,PAFC絮凝剂加入量为1.0g/L,此时系统运行稳定,COD去除率可达94.7%~95.5%,色度去除率达94.3%~95.1%,出水基本满足DB37/336-2003《山东省地方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ABR反应器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效组合,既能体现出厌氧工艺的高效低能耗特点,又能发挥接触氧化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稳定可靠的特长。上述的研究结果为造纸中段废水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对于我国造纸中段废水这种难处理废水的治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