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本走向人本——从甲骨文到金文的书法美学嬗变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童年时代的审美意识又实与实用浑然一体而须臾不可分离,甲骨文和金文作为此二者之混血儿而产生,从它一萌生出世便发挥着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宗教、政治、教育、社交等方面几乎无不浮现它们靓丽的风采,但是此种时代文化对甲骨文和金文自身的影响又是不言而喻的。既这种“审美意识”或谓“生命意识”与时代文化有着蕴藏在根底深处的血脉联系,因此,需要更加透彻地领悟甲骨文和金文的“生命意识”时,在对当时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观照以后,它就会宛如昨日般地、鲜活地呈现出来。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甚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武王推翻商纣后,周公主政,为了应付当时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制礼作乐。这相比于殷商的事事必问鬼神,周代的统治者更加重视现实社会的各种人伦礼制,更加注重人的主宰性。   从中国书法的肇始之际--甲骨文开始,中国文化的血液便深深地扎根于书法艺术之中。殷商“绝地天通”的神本文化,用于占卜祭祀的龟甲和兽骨,殷人那种神秘的、朦胧的、稚嫩的社会心理无不影响着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发展;同样,逐渐向人本文化转变的西周人,用他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热情来诠释着属于他们的书法艺术--金文。金文在西周的鼎盛和繁荣照样离不开周文化所蕴含的气质,西周最具特色的分封宗法制和礼乐文化对金文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当人们流连于甲骨片和青铜器之间时,赞叹甲骨文和金文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时,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血火交融、文质彬彬的上古社会,仿佛又切身地接受一次“事鬼敬神”、“郁郁乎文”的文化精神的洗礼。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以卡拉扬、伯恩斯坦、克莱伯、小泽征尔指挥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op.67第一乐章不同风格的诠释为切入点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将音乐作品分析、指挥理论与技法、指
文章从中西方建筑门窗的渊源、定义、功能、审美等,阐释了中西方建筑门窗的发展历程。通过进一步就中国建筑门窗的发展史,对从发展起源到今天的建筑门窗的论述,以及对西方建
“在从事陶瓷设计的40多年里,我研究过许多图案纹样,而最使我动情的是那美丽的四叶草。说她美丽,是因为它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和美好的寓意。”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陶
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由于研究性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因而本文主要介绍高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升具体是实施步骤,以
这是一封石鲁写给亚明的信札,信文如下:“亚明同志:拜上、拜上。已见老友佳作,可见益健矣,幸庆幸庆!我也从病中转安,时为老友念甚。兹特拜老友为我乡老同志郭琦其亲侄王川投
期刊
期刊
边静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她早在1992年的毕业创作《我的同学》,就已经充分显示了写实绘画的功力。与当时的绘画潮流同出一脉,边静的油画《我的同学》,也是以一种“近
19世纪音乐中的现实主义是在19世纪文学、美术的批判现实主义流派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音乐上的特征。它借鉴了19世纪文学、美术以及美学中有关现实主义的内容。例如其特征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