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我国实施“光明工程计划”后,光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组件出口日益增加,2007年时已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但是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欧盟、加拿大、土耳其等相继对我国的光伏企业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光伏产品出口受限,国内光伏企业也随之面临着发展阻碍。此外,截至2016年12月,入世议定书第15条已经到期,但是美国、欧盟、日本却因为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公然拒绝履行条约义务。在此背景下,分析反倾销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总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关于反倾销、光伏产业反倾销的研究做了文献综述,接着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做了描述,最后归纳了可能的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反倾销的相关理论分析,介绍了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反倾销的程序和立法情况,并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效益。第三部分是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分析,介绍了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历程,并从出口总量、出口结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反倾销调查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第四部分是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影响及原因分析,先从贸易效应的角度分析了反倾销对光伏产业的破坏、转移、偏转、抑制影响,再对反倾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的实证分析,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反倾销因素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的影响,发现反倾销因素对中国光伏产业出口造成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出口潜力测算分析了中国光伏产品对主要出口国的出口情况,发现反倾销调查后,中国光伏产业对多数发达国家出口不足,对新兴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过度的不正常现象。第六部分是中国光伏产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研究,先从法律层面提出了立法应对,再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角度为中国光伏产业应对反倾销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