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螨是土壤动物类群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类重要土壤动物,作为土壤内重要分解者之一,对物质的循环及土壤生态系统的维持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小兴安岭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下土壤甲螨多样性组成为研究对象,以林分和立地条件等环境因子为影响因子,选择小兴安岭的乌伊岭、红星、友好三个典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桦林、红松母树林、落叶松林、蒙古栎林、云冷杉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于2016年8-9月份进行定点采样调查,明确不同林型下土壤甲螨多样性组成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小兴安岭森林自然保护区中不同林分下共采集到土壤甲螨成螨53815头,隶属于22科,28属,36种,其中27种鉴定到种级水平,7种鉴定到属级水平,2种鉴定到科级水平。其中:落叶松林中甲螨个体数最多,而针阔混交林最少;白桦林和云冷杉林中甲螨种类数均为36种,而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中最少,为28种。(2)小兴安岭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内无甲螨优势种,仅A.curta、H.minutissima、P.altera和L.neerlandica为亚优势种,占总数的25.66%;E.ovata、P.longisetosus、L.borealis和Allodamaeus sp.为稀有种,占总数的2.76%。(3)不同林分下甲螨种类MGP-分析Ⅰ和MGP-分析Ⅱ表明,小兴安岭自然保护区土壤甲螨群落属于O型,但M群明显多于G群和P群。(4)不同林分下,甲螨多样性指数(H’)为:白桦林>落叶松林>红松母树林>云冷杉林>蒙古栎林>针阔混交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丰富度指数(M)为:白桦林>云冷杉林>红松母树林>落叶松林>蒙古栎林>针阔混交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均匀度指数(E)为:白桦林=红松母树林=落叶松林>云冷杉林>蒙古栎林>针阔混交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优势度指数(W)为:蒙古栎林>针阔混交林>白桦林>云冷杉林>红松母树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落叶松林。(5)Jaccard相似性分析来看,不同林分间土壤甲螨群落组成具有较高的相似性。(6)林分因子草本植物相对多度及盖度对甲螨组成有显著影响;枯落物厚度变化随着厚度的增加,对甲螨多样性组成影响越为明显,当达到1.5cm-2cm厚度时,影响最为显著;立地因子坡向及坡度变化对甲螨物种多样性变化更为显著。(7)不同林分下甲螨指示种情况来看,白桦林中,N.borussicus的指示性更强;红松母树林中,H.rufulus、T.japonicus有较强的指示性;落叶松林中,Anderemaeus sp.、N.nana、Perlohmannia sp.、S.latipes指示值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甲螨种;蒙古栎林中,P.peltifer、P.longisetosus、M.monocornis有较强的指示性;云冷杉林中,H.peltifer、Damaeus sp.、Damaeidae sp.、Oppiella sp.有较强的指示性;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中,H.minutissima、Nothrus sp.、Allodamaeus sp.有较强的指示性;针阔混交林中,Phthiracarus sp.有较强指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