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集输系统能耗和油品损耗评价技术研究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lueflower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油价低迷的形势下,辽河油田从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简化工艺流程,推广节能降耗技术。该油田高升采油厂稠油集输系统存在着油品损耗量大、系统效率低、能耗高等影响油田生产运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技术问题。因此,开展集输系统能耗损耗评价技术研究,找出在现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能耗高的生产运行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调整改造措施,对于提高油田生产运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升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集输系统工艺流程和生产运行现状,将集输系统分为集输站场(计量站、转油站、联合站)、集输管线(集油管线、掺稀油管线)两大集输环节。综合采用能量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建立了集输系统各环节能量平衡模型及评价指标。针对集输工艺流程,将原油损耗分为井口罐呼吸损耗、转油站储油罐呼吸损耗、联合站储油罐和卸油台呼吸损耗、联合站污水带油损耗,建立了集输系统油品损耗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利用Visual Studio Ultimate 2013软件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了“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集输系统能耗和油品损耗评价软件”。该软件能够针对稠油集输系统工艺流程,进行集输系统的能耗评价和油品损耗评价,以此判断系统运行的合理性,对运行不合理环节进行节能改造,并对改造调整后的集输系统进行节能潜力预测。对高升采油厂作业一区集输系统能耗和油品损耗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所开发的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归纳出该集输系统能耗规律和油品损耗规律。针对用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技改方案,包括提高系统各环节的热能利用率,包括改善集输管线保温状况、提高加热炉和机泵效率等措施。针对油品损耗,给出了减少原油损耗的技术措施。预测结果表明,改造后集输系统单位液量集输综合能耗下降10.80%、集输系统单位原油集输综合能耗下降10.93%;改造后系统年预计节气814088m3、年预计节电318547k W?h。
其他文献
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取的翻译文本是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岩本晃一研究员的著作《AI与日本的雇用》的第一章至第二章。该作品以AI与就业为主题,对于AI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会导致大量现有工作岗位的消失这一共识提出了不同见解。之所以选择翻译社会学作品,是因为笔者一直对社会学领域颇为关心,希望通过翻译此书对日本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结合翻译文本的特点以及实际翻译过程中的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1993-2019年中提到“网络媒体”以及相关概念词语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研究报道的主题、体裁、情感倾向等数据,推导出网络媒体的媒介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呈现了什么样的媒介形象。研究发现,网络媒体的媒介形象一共有七种,包括积极发展或转型的网络媒体、发挥积极作用的网络媒体、存在问题的网络媒体、被重视和运用的网络媒体、作为新事物的网络媒体、需要管理的网络媒体和有前途的网络
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理论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分化和演进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完成了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葛兰西主义再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过渡。他们尝试着把多元性认同、激进民主政治放入到话语框架中,从而形成领导权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对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理论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拉克劳和墨菲领导权理论的提出背景和思想缘起。第二部分论述了拉克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脑、智能机的普及,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生活的认知,也使得他们对生活便利性的需求逐步增加,随着5G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人们对于智能生活的需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更是要经受来自内外界的多重考验,从而使得这类企业不得不探寻取胜之路。初创企业取胜的重要“法宝”就是对自身企业的特点进行明晰,进而建立科学、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因此完善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创建于2017年的A教育公司来说,只有确保有坚实的人才基础,保证运营效率,加强内部管理,才能够有效推动公司的发展。所以,A公
稳定的流场还原能力是研究水池内升降平台上物体运动规律所需要保证的基础条件,为了研究试验水池内升降平台的存在对于流场本身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于升降平台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各主要部件的几何构型,并进行了结构校核;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STAR-CCM+中根据实际工况中所处的物理环境研究升降平台对于流场试验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根据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升降平台及试验水池流场
移动通信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甚至工业生产都越来越密不可分,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应为用户提供更多场景下的高质量通信,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万物互联,而新的应用场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与智能化的同时也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随机几何为工具,对三种不同的移动通信网络场景进行建模,就各个场景下存在的有待解决问题及主要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与系统参数设置意见,以优化网络
近年来,秸秆人造板是合理利用玉米秸秆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因秸秆物料与复合胶黏剂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导致人造板的抗压强度、内结合强度低等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复合胶黏剂与秸秆物料均匀混合的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轴、牛角梳式搅拌齿和扇叶板的共同作用实现物料的充分混合,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对复合胶黏剂的pH值、黏度和固含量等的物理特性进行测定,然后对粉碎机粉碎后的玉米
作为卫星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移动卫星通信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通信容量大等特点,在现代通信传输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在移动卫星通信中,天线控制器(天线跟踪控制器)驱动天线转台始终对准目标卫星,进而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因此,快速检测天线跟踪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保证它的稳定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嵌入式技术开发设计了天线跟踪控制器便携式自动检测设备,以实现方便快速检测天线跟踪控制器工作状态,准确
目的:据调查,当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复发性眩晕疾病为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且尚未研究出能够确诊的相关依据,只能够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