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1年现代慈善起步,到2016年慈善法的颁布,这十几年来,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影响力辐射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公益传播的作用在于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机会成本在不断增加,公益组织的良性发展对公益事业来说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作为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益传播的作用在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日益凸显,不同类型的公益项目,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了公益传播的领域,也提升了社会影响力。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互联网+公益”的环境下,如何借助传播渠道,使公益项目得到更好的推广,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使用”SWOT”理论分析公益项目的传播渠道发展情况;选取的角度是大众传播渠道、人际传播渠道和网络传播渠道,选取具体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以“彩虹课堂”公益项目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是因为该项目的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线上传播与线下传播有一个很好的结合,但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将国外“Giving Tuesday”与国内相关项目进行对比,辩证借鉴其在传播渠道方面的推广方式。我国公益传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狭窄,受众不够庞大,公益项目在公益传播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从“免费午餐”到“大爱清尘”,从“乡村教师百人计划”到“关爱留守儿童”,这些公益项目都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公益传播中,公益项目的相关研究略显单薄,以麦田计划公益项目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笔者作为该公益组织南宁分社的一名志愿者,参与过公益项目的线上操作和线下走访,对该公益组织的项目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升公益项目的关注度,增加其社会参与度,同时找出适合的传播渠道,以弥补该公益组织中相关公益项目在传播渠道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