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的大规模三维海战环境生成技术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y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海洋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海战的实体建模和战场实况仿真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而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开发研制大型海军电子信息系统、海战作战环境下多武器平台和模拟海战战况的重要工具。大规模逼真的三维海战场景不但能够提高海战虚拟环境的真实性,同时在提高用户沉浸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海战虚拟环境对海洋场景的实际需求,围绕三维海洋场景生成的细节和规模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视频的三维海浪重建技术,然后对重建出的三维网格拼接生成大规模的海浪场景,接着借鉴图像校正技术实现舰船尾迹的三维重建,最后将重建出的海浪和舰船尾迹进行拼接融合,生成具有交互性的海洋场景。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视频的三维海浪重建技术基于视频的三维海浪重建方法是基于SFS(Shape From Shading)方法计算视频图像中海浪的高度场,生成海浪网格模型,接着用高度场计算海浪表面的法线和速度场,最终生成海浪的三维模型。2.大规模三维海浪生成技术针对基于视频方法重建出来的三维海浪场景受到视频的大小和分辨率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海浪拼接方法。对于重叠区域内的三维海浪网格顶点,利用移动最小二乘的方法进行融合,提高了顶点的平滑度。该方法在实现大规模海浪场景的同时,也保证了海浪场景的整体视觉效果。3.舰船尾迹的三维重建基于视频的三维海浪重建技术对视频拍摄角度和位置的要求比较高,当视频拍摄位置比较远、角度比较倾斜时,重建出来的海浪远处会出现失真的情况,细节欠丰富。对此,本文利用图像校正的方法,对舰船尾迹进行几何畸变校正,从而提高舰船尾迹的视觉逼真度。最后将舰船尾迹和三维海浪场景融合,增强海浪场景的交互性。4.三维海战场景生成的加速计算在三维重建、网格拼接、融合时,存在顶点多、数据量大的问题,实时性的要求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本文利用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来加速计算顶点数据,以此来提高算法的计算速度,最终保证大规模海洋场景的实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实现的大规模三维海战环境能够在细节和规模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满足实际作战仿真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检测与信息采集技术目前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以视频图像处理、分析为依据的运动车辆检测技术则是该系统应用中的最基础而又关键的
可穿戴式外骨骼将机器人提供的强大机械能量与人的智能相结合,是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装置,能够提供身体支撑、运动辅助、机能增强等功能。在当今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单兵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入侵防御技术作为一种防护计算机网络免遭入侵破坏的有效手段正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
本文以X-33飞行器为模型,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爬升段的各种约束条件及干扰因素,对爬升段轨迹进行优化和跟踪。首先,建立飞行器在铅垂平面的运动方程组,并利用公开数据拟合得到精度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PWM技术在新能源发电和电力驱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绝缘材料的电气应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来通过直流/工频交流正弦试验获得的绝缘材料耐
论文配合实验室智能门禁项目,设计基于GPRS模块的智能门禁系统。该门禁项目主要为实现智能、安全小区而服务,尤其在现有治安较差或老式的小区中实现智能门禁控制是该项目的重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基础软件平台,它具有实时性好、稳定性高、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并且针对具体的应用可裁剪、可配置。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早期基于宏内核体系结
针对具有大迟延、时变性和非线性等特点的热工被控对象,基于常规理论的PID控制难以取得较好的控制品质。因此,研究新的控制策略成为改善控制品质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能自动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和环境自身的循环运动,人们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面临各种自然灾害,有的灾害不会在短时间内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有的灾害则会在瞬时对环境产生
在车载装备研制过程和使用中,广泛地使用CAN总线作为系统各部件之间信息通信的媒介。为了方便快捷地对系统故障进行定位,并能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控制指令,需要对CAN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