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最简方案框架内考察和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介词in和into的习得情况。通过对中国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学组),高一学生(中学组)及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大学组)进行问卷测试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研究结果。问卷测试根据Levin(1993), Tomas(2001,2003,2004)和Tutton(2009)中的例句改编而成。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学生介词in和into的习得过程中,词汇语类的习得先于功能语类,显性功能语类的习得先于隐性功能语类。第二,即使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大部分中国学生依然无法区分具有隐性方向义的介词。第三,学生会区分inLoc和into,却不能明确区分inLoc和inDir,且中学组和大学组在in和into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倾向于into。本研究从句法复杂性、句法层级及特征整合假说三个维度对词汇语类的习得先于功能语类的现象进行解释。本研究还从接口假说的角度探讨了大部分中国学生无法区分具有隐性方向义的介词,从而造成显性功能语类的习得先于隐性功能语类的现象。此外,课堂输入及认知凸显也是造成学生无法区分隐性方向义介词及倾向于使用into现象的原因。通过以in和into为例,本研究探讨中国学生英语介词习得情况,分析其原因,不仅揭示语言学习者的内部语言学习过程,而且也为英语教学提供指导,从而加速英语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