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关系的多尺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q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基于RS和GIS技术,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热岛和不透水面空间分布格局,并从多个尺度研究了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关系,提出了缓解热岛效应的措施。本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上海市城市热岛冬季和夏季均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工业区,夏季热岛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1%,冬季占45%。大型水体(如黄浦江)在冬季为热岛,夏季为冷岛,农田及公园绿地在夏季为冷岛。(2)基于植被覆盖度提取不透水面率的方法(Carlson et al.,2000)适用于夏季的遥感影像,并能取得较好的精度(本研究的总精度达92%),但是不适用于冬季的影像。(3)上海市外环以内不透水面率较高,尤其是中心城区及工业区,不透水面率达到了90%以上;内环以内大多属于高密度城市发展区域,内环以内的低密度城市发展区域面积比例明显低于内外环之间;非城市用地和中密度城市发展区域在内环以内和内外之间的百分比接近。(4)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率呈显著的正相关(R2=0.87,p<0.01);与NDVI、MNDWI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率、NDVI和MNDWI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透水面起着增温作用,植被、水体起降温作用,植被较水体的降温作用大。(5)城市发展密度影响植被和水体的温度调节作用。随城市发展密度的增加,植被调节地表温度的作用增强,水体的作用减弱。在低密度城市发展区域,水体降低地表温度的作用较植被强,而在中密度、高密度城市发展区域植被的作用较水体强。(6)研究尺度影响植被、水体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随着幅度的扩大,植被的降温作用减小,水体的降温作用增大,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尺度效应不明显,与幅度、城市发展密度区域的比例无定量关系。(7)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本文建议针对不同城市发展密度,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低密度城市发展区域应重点增加水体覆盖,中密度、高密度城市发展区域应重点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今后的市政建设项目应大力推广透水路面的铺设,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由不透水面带来的其他环境影响。
其他文献
讨论了弱光下影响非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指出要提高弱光下太阳电池开路电压主要应提高太阳电池的并联电阻。用辉光放电法顺序沉积 p ,i,n三层非晶硅 ,制作出了弱光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产品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功能的需求上,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上升到更高级的精神情感层面上来。正如
伍尔夫的早期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堪称现代主义与意识流创作的经典,作品中围绕着"蜗牛"状斑点引发一系列意识流动,体现出了意识流的文学样态,并且它也与自然主义有着微妙而
[目的]从痰毒互结的角度探讨肺癌与肺痿病因病机方面的关联,以期为肺癌的治疗开拓思路。[方法]通过研究古今医家对肺痿及肺部肿瘤的论述,从因机原理、六经理论、方药反证三方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简称UHI)是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Oke,1987),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也是城市化的环境后果之一。城市热岛不仅改变了城市的
<正>历史将记住这些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战舰上正式向盟国签订投降书,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伟大的中国人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其响应客户需求迅速,同类产品之间转换成本较低,模块与产品平台兼容性较好等特点成为产品设计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但一般的模块化产品设
现代机械向高速、精密、轻型和低噪声等方向发展,为了提高机械产品的动态性能、工作品质,必须十分重视机构动力学的研究。特别对于高速运行的机器人,在外力与惯性力作用下,构
信息化装备是现代化作战部队的必备工具。本文介绍了用于提高作战信息化能力的嵌入式安全军用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该终端系统主要是在现代战场中为军队提供便于携带、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