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射血分数保存的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本研究99例病例均选取自山西省中医院心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气阴两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存的心力衰竭患者。将9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均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予八味通络颗粒与通脉养心丸联合治疗,B组予通脉养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组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1.治疗后A组较B、C组:中医症状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证候比较A组较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1);2.A组、B组较治疗前生存质量量表计分有显著差异(P<0.01),C组较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较B、C组改善明显(P<0.05);3.NYHA心功能疗效分级评价,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A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B、C组;4.A组治疗后与B、C组比较:超声心动图指标“E、A、E/A、IVRT”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指标“E、A、E/A、IVRT、DCTe”均有所改善(P<0.05);5.经治疗,三组NT-pro BNP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相较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后三组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组间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A组治疗后步行距离与B、C组相比,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B组较C组改善程度较高(P<0.05);7.治疗后A组血流变指标“全血低、中、切粘度”较其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较B、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8.全部病例治疗前后体征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所测得血、尿、便常规,肝功、肾功等结果较其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法能改善射血分数保存的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症状、体征,可降低患者血液NT-pro BNP水平,显著增加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较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患者血流变指标也有一定程度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