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7年初,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决定撤出延安。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战陕北时期。在转战途中,中共中央到达了清涧县枣林沟,并在此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中共中央的去留问题。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一分为三的决定,这样就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委分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位书记组成中央前委继续转战陕北,领导全国的军事战争和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刘少奇、朱德两位书记前往西柏坡完成中央委托的“指导晋察冀的军事斗争、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和建立财经办事处等项工作;以叶剑英、杨尚昆领导的中央后委驻扎晋西北,为中央前委提供后勤保障。从此,“中央三委”转战于陕北与西柏坡之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委分工”后,各委就开始投入了各自的工作中。中央前委统筹协调全国的军事战场,认真部署了西北和山东战场的战略构想和“三军出击经略中原、两翼钳制”等军事部署,成功举行青化砭、羊马河、盘龙等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军事战役,扭转了全国的战局,使我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开始走向了战略反攻,为进行彻底摧毁蒋介石反动政府的大决战提供了充分条件。在中央前委的指导下,刘少奇领导中央工委指挥了晋察冀的军事斗争、成功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建立了华北财经办事处、积极开展了筹建华北人民政府的工作,在军事上配合了前方战场的斗争、巩固和发展了解放区,在经济上为军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补充、统一了华北地区的财经工作,为新政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中央后委驻扎三交镇,为中央前委提供了通讯畅通、情报搜集、战场经验总结、物资兵力补充等全面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前委做出正确的军事决策和前方战场的顺利进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三委分工”加速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纵观“三委分工”的决策过程、三委艰辛的转战历程和在那个特殊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使我们能够从更微观的细节之处重新认识党在历史转折关头所表现出来的果敢智慧和英明决策,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的重大历史意义:它为中国共产党摆脱困境、走向成功开拓了道路,为夺取革命最后胜利的大决战提供了保障,为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即将建立的新政权积累了宝贵经验。研究“三委分工”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为我们党提供了科学决策的成功范例,为党内更好地实施民主团结提供了历史借鉴,对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启示。同时对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也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