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毒未知区段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d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又称奥捷士奇病(Aujeszky’s disease,AD),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包括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自1902年发现以来,伪狂犬病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与同属α—疱疹病毒亚科的人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牛疱疹病毒Ⅰ型等一样,PRV具有潜伏感染和神经嗜性等α—疱疹病毒的典型特征。因此,PRV对于研究α—疱疹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的增殖与分布、神经嗜性、致病机理、免疫反应及新型疫苗效力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颇受疱疹病毒研究学者的青睐,并成为α—疱疹病毒研究的良好模型。 尽管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学者开始了PRV一些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但由于基因组的G+C含量极高(平均G+C含量为74%),PRV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一直进展缓慢。最近几年,随着测序技术的完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迫切需要,各国学者均加强了PRV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研究。至2001年,将所报道的不同PRV分离株的序列进行“拼凑”,并与HSV-1基因组进行比较与推测,发现PRV基因组中已有95%左右的序列被测定,仅有3处“缺口”尚未完成,这3处“缺口”可能分别包括UL48—UL49、UL31—UL37和UL15—UL17。毫无疑问,对这些“缺口”进行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对从整体上研究PR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国内地方分离的PRV Ea株为材料,对两处“缺口”(UL48—UL49和UL15—UL17)进行了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并对部分基因进行了表达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以UL49.5基因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方法获取了包含UL49基因的SalI2.8kb片段,对其中2.0kb的SalI-BamHI片段进行了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alI—BamHI 2.0kb片段全长1959bp,包含UL50部分序列、完整的UL49.5基因以及潜在的UL49基因和UL48基因的部分序列。 根据所测定的UL48基因的部分序列及PRV Ka株UL47基因5’端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克隆了完整的UL48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RV UL48基因全长1242bp,可编码413个氨基酸,与其它几种α—疱疹病毒UL48基因的同源区段主要集中在中部。结合UL48基因序列以及所测定的SalI—BamHI 2.0kb片段序列,成功拼接了UL48—UL49这一序列未知的“缺口”。 将UL48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构建了GST-UL48融合表达的质粒pGEX-UL48,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华中农业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量约为65kD。进一步构建了UL48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一UL48,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W七stem Blot检测发现:表达UL48基因的Hela细胞在38kD和50一60kD处出现几条特异性条带,证实UL48基因在Hela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并且有可能同细胞中成分相结合。为了进一步研究UL48在细胞中的定位,构建了EGFP一UL48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一UL48,转染Hela细胞后的荧光观察表明UL48在Hela细胞中呈现出多种定位方式。 通过PCR方法克隆了完整的UL49基因,并将UL49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为37kD。构建了UL49与mut4EGFP融合的真核表达质粒peDNA一UL49一M4,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后的荧光观察显示:UL49在Hela细胞中也呈多种定位方式,但主要以颗粒样分布在核或核外周。 为了进一步拼接UL 15一 UL17区段的“缺口”,通过酶切方法克隆了PRV BamHI一3、BamHI一4片段,并通过酶切方法分段测序,获得了PRV UL13一UL17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序列分析发现:UL16、U17基因位于UL巧基因内部,并可能是UL15基因的内含子序列。通过预测软件初步确定了可能的切割位点,并在切割位点的两端设计了一对引物,从PRV感染的PK一15细胞中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结果表明:UL巧基因是一个剪接型基因,由两段外显子构成,其内含子包括1120一4004位的碱基,UL巧剪接位点的供体和受体序列与哺乳动物典型的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根据UL 1 5 eDNA序列推导出讥15编码751个氨基酸,0292K293T29‘、n38,E386为其潜在的Wa玫er boxA和B。 通过PCR方法克隆了PRV UL14基因,构建了GST-UL14融合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一UL14,在大肠杆菌BLZI口E3)P lyss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4kD,并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 本研究对包含PRV UL49基因的撇月2.skb片段、BamHI一3及BamHI一4的克隆与测序,成功地获得了UL48一UL49、UL13一UL17的完整序列,缩小了PRV基因组的“缺口”,为从整体上研究PR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可能。同时,UL48、UL49、UL14等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UL15剪接位点的确定,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莆田市立足实际,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有效整合社会和民间的应急救援力量,于12月23日上午组建
期刊
福建福州仓山民房倒塌救援rn长时间、高强度的救援作业,无不考验着广大参战指战员的体能和毅力.困难与危险面前,搜救作业一刻没有停息.渴了,喝口水继续参加战斗;累了,坐一会
期刊
图像去噪和图像数据表示是图像处理中的两大基本任务,如何对噪声严重的图像有效去噪、以及如何用更少的数据表达完整信息以降低图像数据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多尺度分析通过
图形处理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承担着巨型的计算任务。随着3D图形渲染技术的不断推广,给嵌入式移动设备上的图形处理单元(GPU)提出了更多更大的挑战。嵌入式GPU主
都活着! 2019年12月18日清晨,经过80多个小时的紧张救援,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的13名矿工成功获救升井.去年12月14日15时26分,该矿发生透水事故,当时井下347人中
期刊
近期,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正式启用“福建省消防技术服务信息平台”,率先通过信息化平台引入第三方大数据比对、GPS地理信息定位、人脸识别等多项先进技术手段,全程记录消防技
期刊
利用大肠杆菌启动子探针载体pKK232-8,从极端嗜盐古生菌中基因组DNA分离得到一个能在真细菌域(大肠杆菌)中具有启动子活性的RM10DNA片段。DNA序列查询发现它包含了嗜盐古生菌r
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药典收载的贯众的原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和河北东北部,朝鲜和同本也有分布。生于林下,海拔300—1200m。 粗茎鳞毛蕨寿命较长,可达30年以上。由于种群自然更新和药用部位生长缓慢,对资源大量开发的生态承载力不强。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科学地认识其种群生长规律,但到目
安全生产是科学性、综合性工作,需要综合施治、多方发力、全员上阵、持之以恒,才能赢得主动.因此,必须牢记七个理念.rn一要牢记意识决定行为的理念.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