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代诗歌的题材从《诗经》开始,经历了一个从贴近生活到逐渐“雅化”的转变。《诗经》中农事、婚恋、宴飨等题材,描写的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题材。可是渐渐地,诗歌的题材开始偏离了这些平凡的生活,诗歌题材在文人士大夫手中,越来越趋向于“雅化”、“文人化”,饮食题材在这期间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这种局限下,历代文人在有意与无意间也做过一些努力,从陶渊明、韩愈、白居易等人,都描写过饮食。但是正如莫砺锋先生所说,饮食题材在苏轼之前,就像一株小草,它的发扬光大还有待于苏轼来完成。 苏轼对饮食题材的开拓,首先是得益于宋代文人审美意识的世俗化。众所周知,宋人的文学作品和前代相比,更加细腻化、世俗化,这就为苏轼开拓饮食题材,做好了思想基础。当然,饮食题材地位的提升,还有赖于苏轼个人文学素养的深厚和人格魅力的高尚。本文尝试着对苏轼饮食文学进行探索,首先交代了苏轼饮食文学发展的背景,其次详细介绍了苏轼饮食文学的主要内容,最后简要总结了苏轼饮食文学的艺术特色和意义。 饮食文学有了苏轼的开拓与创新,其境界得到很大的提升,苏轼把哲理与饮食相融合、讽喻与饮食相融合、世俗文化与饮食相融合、人格魅力与饮食相融合,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饮食文化的传播也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