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AMA5D35的机车CCU主板设计与开发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a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作为铁路运输设备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肩负着整车关键设备的接口信息和管理信息,负责对整个列车进行控制、协调、状态监测和诊断,以确保列车安全有效的运行,是轨道交通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基于全列车车辆控制系统与车载网络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起步晚、技术复杂性以及长期被国外公司所垄断等诸多因素,相比于国外我国列车网络技术水平还是很落后,严重影响我国深层次的推进整车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和自主化。为此铁道部组织开展了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的工作。为适应当前国内铁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国内外机车车辆控制与车载网络系统的发展现状出发,设计实现了具备可扩展性和一定通用性的CCU主板。论文首先介绍了SS3B重联型机车、CRH5动车组和成都地铁一号线的列车控制与网络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各模块间的网络通信方式,通过对其CCU单元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完成本文所设计CCU主板的需求分析,设计了能适用于几种车型的CCU主板。为了提高主板的通用性和可扩展能力,主板采用了核心板+底板的组成形式,核心板上扩展有丰富的外围接口,方便用户以此核心板为平台进行相关车载设备产品开发。系统微处理器选择ATMEL公司最新推出的主频为536MHz的SAMA5D3系列微控制器,能够满足当前车载设备产品的应用需求,并且高性能微处理器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高速处理能力;接着深入讲解了整个系统的构建,包括系统设计方法以及硬件电路的具体设计实现;此外为主板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和上层软件移植;最后完成对CCU主板的硬件电路与各模块功能的测试。本CCU主板所采用的2路CAN、RS485和RS232多种总线通讯方式,使其能适用于多种车型,此外系统所采用的核心板+底板的结构形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系统核心板的设计为车载高端嵌入式设备提供开发平台,为此核心板上扩展有车载设备产品常用接口,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能力。通过对CCU主板各模块功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功能模块均能够正常运行。
其他文献
我国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而大量的用电负荷却分布于沿海的东部地区,故而大量的电能需要经过长距离的输送;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具有提高交流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控制并行线路之间的功率分配和增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优势而往往成为必然选择,但采用串联补偿的输电线路容易引发系统次同步振荡失稳,它由发电机和系统网络耦合而彼此互激;造成发电机轴系各轴段间产生相对扭转振荡,加速疲劳积累减短预期寿命。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换流变压器在高压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可靠性性决定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转。换流变压器阀侧主绝缘在运行过程中不但要经受交流电压及过电压的冲击,而且要经受极性反转电压的作用。为减少换流变压器在运行中的高故障率,提高换流变压器油纸复合绝缘性能,有必要针对极性反转电压下油纸复合绝缘极化特性进行研究。本文设计制作了一套双路电流信号检测系统,根据换流变压器油纸复合绝缘的结构特征设计了试验模型和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但是我国能源和负荷中心存在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远离负荷中心,形成了电力资源长距离大容量的“北电南送”和“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输电走廊紧缺制约了新输电线路的建设,且现有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有限,线路利用率和实际输电容量偏低。因此,现有条件要求重新审视传统电网功率传输的理论和应用,并在新的概念基础上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输电线路和传输设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