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电化学(PEC)免疫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方法,由于其灵敏度高,背景低,特异性高,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蛋白质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这是因为免疫识别和激发光与光电化学信号的完全分离。然而,与电化学和荧光技术相比,PEC免疫测定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面临着一些局限性,如复杂的修饰步骤,较差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光活性材料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1.利用酶生物催化沉淀反应以抑制WS2 NTs/CdS QDs异质结产生的光电流响应,构建一种新型的光电传感器对甲胎蛋白(AFP)进行高灵敏检测。当AFP存在时,通过夹心免疫反应将信号指示剂HRP-Ab2固定在Ab1/WS2/CdS/1TO电极表面,随后利用HRP催化4-CN转化成苯并-4-氯己二烯酮沉淀,有效地阻碍电子给予体向光阳极的扩散和转移,从而降低体系的光电流响应。在最佳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在1 pg mL-1-20 n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43 pgmL-1,且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此外,该传感器在人血清中的实际应用对某些癌症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2.基于Cu2+介导的催化反应抑制CdS QDs的原位生成,结合CdS/MoS2异质结的光电流增强效应,设计了一种新型分体式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高灵敏检测。在PSA存在时,通过夹心免疫反应将氧化铜纳米粒子标记的二抗(CuO-Ab2)固定在Ab1修饰的96孔板上,并用盐酸溶解以获得大景的Cu2+。随后,利用Cu2+催化氧化谷胱甘肽,使CdS QDs的原位生长受到抑制,择致光电流响应显著降低。在最佳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在0.5 pgml-1-10n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为0.29pgmL-1,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人血清中PSA的检测,对某些癌症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巨大的潜力。3.本工作基于杂交链式反应生成双链DNA@氯化血红素(dsDNA@hemin)模拟酶,抑制CdS QDs的原位生成,构建了一个用于癌胚抗原(CEA)检测的超灵敏光电免疫传感器。在CEA存在时,通过夹心免疫反应将生物素修饰的二抗固定到96孔板表面,然后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相互作用将biotin-H0偶联起来,继而借助辅助探针H1和和H2引发杂交链式反应,形成长的DNA双链结构,最终将hemin组装到dsDNA表面,从而形成dsDNA@hemin复合物,并催化GSH氧化,抑制CdS QDs的生成,降低光电流响应。在最佳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在1 pgml-110 ng 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为0.6 pg mL-1,并具有令人满意的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人血清中CEA的检测,在早期诊断某些癌症疾病中具有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