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in-Schizophrenia1,DISC1)蛋白、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4,PDE4)及其mRNA在匹罗卡品致癫痫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1.将雄性C57BL/6(3~4周)小鼠(246例)随机分配入实验组(198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采用匹罗卡品小剂量给药方法建立癫痫小鼠模型。
2.采用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于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3天,7天,14天,28天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中DISC1、PDE4、PDE4B(phosphodiesterase4B磷酸二酯酶4B)和MCM2(Minichromosomemaintenance protein2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的表达改变。
结果:1.DISC1免疫组化阳性着色主要位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和胞核。DISC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在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DISC1的表达水平在实验组SE后3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自第7天开始,实验组各时间点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2.PDE4和PDE4B免疫组化阳性着色主要位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PDE4B蛋白、mRNA和PDE4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PDE4和PDE4B的表达水平在实验组SE后3天、7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28天明显高于对照(P<0.05);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发现在早期(<14天)PDE4和DISC1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
3.对照组小鼠齿状回MCM2+细胞数目和MCM2 mRNA各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时间增加,MCM2表达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MCM2表达水平在SE后各时间点显著上升(P<0.05),且随着SE后时间增加,增殖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且发现在3天、7天、14天、28天MCM2和DISC1的表达水平呈现显著相关(P<0.01)。
结论:1.DISC1可能通过介导癫痫后新生神经细胞增生参与癫痫发生过程。
2.PDE4和PDE4B可能通过与DISC1作用影响神经干细胞增生参与癫痫初期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