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禽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也越发严重,给实际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防治禽沙门氏菌病具有重要意义。沙门氏菌的血清型目前已有2 500种以上,而且每个地方的优势血清型不同,制备多价沙门氏菌苗可扩大应用范围。多价苗的单位效价较低,制作流程工作量大,而融合菌株可以改善这些问题。试验目的是融合出可以同时表达双亲本,即两株不同血清型鸭源沙门氏菌的融合菌株,最终对真正融合成功的融合株进行初步的免疫学方面研究,据此选择出能制备疫苗的合适融合菌株。对分离自四川不同地区鸭场的19株鸭源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筛选出血清型为6,7:1,v:1,5,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耐药、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Car)敏感的鸭源沙门氏菌S10,以及血清型为4,5,12:i:1,2,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敏感、竣苄西林(Carbenicillin,Car)耐药的鸭源沙门氏菌S16作为亲本菌株;通过绘制S10、S16两亲本菌株的生长曲线,确定S10、S16原生质体的制备最佳菌龄为12~14h;通过对S10、S16两亲本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确定了高渗再生选择性培养基中应加入的庆大霉素最终浓度为16 ug/mL,羧苄西林的最终浓度为 64 ug/mL。本试验原生质体的制备是使用溶菌酶酶解细胞壁,原生质体的融合则是使用PEG的诱导融合法,而融合菌株的初次筛选则是利用高渗选择性培养基。对初筛出的融合子的筛选主要从血清型、生化特性、菌落和菌体形态观察以及双重PCR法五个方面进行,最终获得了两株典型的融合菌株。试验分别用两亲本菌株和两株融合菌株分别感染雏鸭比较各菌株毒力大小,再制备双亲本二价苗、两融合菌株苗免疫雏鸭,比较三种疫苗免疫保护率和抗体水平,最终评价融合菌苗免疫效果。试验测得两亲本S10、S16以及融合菌株R-SS1、R-SS2的LD50依次为 1×107CFU、2.2×107CFU、2.1×106CFU 和 1×107CFU。亲本二价苗、融合菌株R-SS1苗、R-SS2苗对S10的攻毒保护率在60~70%,对S16的攻毒保护率在50~70%,说明三种菌苗均有一定保护作用。本试验对抗体水平的检测采用间接ELISA方法。在给雏鸭分别注射亲本二价苗、融合菌株R-SS1苗和R-SS2苗后,测得免疫组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为显著(P<0.01)。从首免后第3d开始,针对S10和S16的抗体水平开始逐渐上升,14d时二免组的抗体水平均高于一免组,14-21 d时,二免组抗体水平与增长幅度均大于一免组,一免组与二免组大多在28 d时抗体水平达到最高,28-42 d,一免组与二免组的抗体水平均开始下降,结果显示这三种细菌苗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证明融合菌株苗可以替代双亲本二价苗,为制备含有多价保护性抗原的禽源沙门氏菌病的新型疫苗提供一定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