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X炸药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冲击损伤行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6857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聚物粘结剂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广泛的应用于国防、航天等工程领域,例如武器弹药、火箭推进剂等。由于在运输、制造和发射等过程中,均处于不同加载速率、应力状态和温度环境,并且会产生孔洞和微裂纹等各种形式的损伤,所以PBX炸药的抗过载特性决定了装药的安定性。另外这些损伤一方面使得PBX炸药的力学性能劣化,另一方面影响了PBX炸药的感度、燃烧甚至爆炸的性质,是PBX炸药发生起爆的源头,严重影响了武器弹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开展PBX炸药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冲击损伤行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指导PBX炸药配方和结构件设计,以及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粘结剂PBX炸药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霍普金森杆技术,系统研究了该类PBX炸药及其聚合物粘结剂的动态压缩和拉伸力学性能的测试,为了得到合理的PBX炸药的动态压缩和拉伸力学性能,利用应力波传播理论对霍普金森实验技术的基本假设和测试过程中的应力均匀性和常应变率做了详尽的研究,得到合理的试件厚度,和适合于该类炸药材料的整形器。获得了该PBX炸药的动态压缩和拉伸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加PBX炸药的强度逐渐增强。另外,采用铝套筒和PBX炸药,应用SHPB被动围压试验方法,研究了PBX炸药在围压下的动态力学响应,得到了该PBX炸药不同应变率下的多轴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该PBX炸药试样轴向应力和围压应力均提高;围压状态下PBX炸药承受的应力远高于无围压状态,变形由韧性向塑性转变,试样未发生明显的破坏。其次,建立了PBX炸药的宏观本构关系,研究了不同温度下PBX炸药及其聚合物粘结剂的压缩和拉伸应力松弛模量曲线,利用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得到了PBX炸药的主松弛模量曲线,拟合得到了PBX炸药的松弛模量参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所建立的宏观本构关系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广义Maxwell模型适合预测高粘结剂PBX炸药的动态力学行为,不同应变率对应不同频率的Maxwell单元,在高应变率下主要是高频Maxwell单元响应。再次,研究了PBX炸药动态力学行为的粘弹性细观力学问题,建立了PBX炸药的细观力学模型,通过利用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得到了聚合物粘结剂的主松弛模量曲线,利用基于Prony级数的数据拟合法得到粘结剂的松弛模量参数,利Mori-Tanaka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将问题线性化,预报了PBX炸药在高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PBX炸药的粘弹性能主要取决于聚合物粘结剂的粘弹性能,与夹杂形状、体积分数和应变率密切相关,夹杂含能颗粒起到了增强PBX炸药动态力学性能的特性。然后,提出了PBX炸药冲击损伤观测和表征方法,基于一级轻气炮装置,利用单轴和三轴加载冲击对PBX炸药的宏细观损伤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可回收PBX炸药试件的三轴冲击加载装置,对照了单轴和三轴冲击加载条件下损伤形式和机制,结合SEM电子显微镜,分析了PBX炸药在单轴和三轴加载条件下的主要的损伤形式,进一步认识了PBX炸药的主要细观损伤机理。研究表明,在单轴冲击加载下,PBX炸药的主要损伤形式为沿晶断裂和大颗粒破碎;在三轴冲击加载下,PBX炸药的主要损伤形式为颗粒破碎和脱湿,PBX炸药的主要损伤形式为微裂纹的扩展,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加,PBX炸药的裂纹半径愈长。最后,建立了PBX炸药的损伤本构模型,利用广义能量释放率建立了微裂纹的稳定扩展准则和失稳扩展准则。假设微裂纹的平均半径的增长率基本上依赖于应力强度,结合动态断裂理论中微裂纹扩展的速度公式建立了微裂纹的损伤演化方程。最后通过利用应变率叠加原理,将广义Maxwell模型和微裂纹体串联耦合起来,建立了PBX炸药的广义粘弹性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利用有限元ABAQUS中VUMAT模块,基于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开发了子程序,模拟了PBX炸药的SHPB动态压缩和三轴冲击损伤试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升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供需均衡发展,并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苏州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对奥运与体育旅游的关系分析,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促进中国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扩大就业机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为
金融功能观的启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默顿以金融系统基本功能为出发点,在分析和观察金融系统的领域中引入了'金融功能观'的观点,使金融系统功能研究迈上了一
期刊
随着现代企业设备管理观念不断的发展及相应技术不断的提高,长周期运行对设备润滑与维护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润滑油的选用、采购、存储、使用、更换、再生及废弃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