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和绩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zhang7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企业上市途径主要有两种:IPO上市和借壳上市,而借壳上市也是资产重组的形式之一。21世纪以来,出版传媒行业在新兴媒体和强大的国际传媒集团竞争压力下,纷纷谋求自身突破、寻求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历史经验表明,企业要实现体制改革、战略转型、机制再造和规模发展,都需要资本力量的推动,于是出版传媒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然而,出版传媒尤其是报业传媒企业IPO上市实现障碍难以逾越: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行业主管部门与证监会对申请IPO上市的报业等出版传媒企业实行双重审核标准。受政策限制,截至2012年A股市场的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中,60%则是通过借壳实现上市。可见,借壳上市已成为出版传媒企业介入资本市场的一种主要途径,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行业整体和具体个案两个层面对我国的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作出探究。目前,尚无学者涉足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系统性研究,本文结合行业特有属性,从借壳公司、壳公司和借壳上市过程三个角度全面剖析出版传媒行业借壳上市的总体概貌,揭示其规律性特征。研究发现:借壳公司基本为国有独资企业或事业单位,产业规模庞大、资本结构良好、盈利水平较高、综合实力雄厚;壳公司股权相对集中、经营业绩平平甚至出现亏损,仍保持理想的负债水平和低廉的借壳成本优势;借壳上市过程中,定向增发、股权协议转让和资产置换是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主要运作模式,由于2006年以后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大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该时期迎来了借壳上市的热潮,从地域分布来看借壳上市主要集中在文化强省及经济发达地区。在分析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浙报传媒借壳*ST白猫案例,细化剖析其借壳上市动因与绩效表现。研究发现:从动因来看,浙报传媒选择借壳上市一方面是因为双重审核下IPO上市难度大,另一方面则是拓展融资渠道、整合集团内的优势媒体资源、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获得广泛的正面宣传效应等,同时也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优势。从绩效来看,借壳上市使浙报控股(借壳方)获得高资产评估增值率,同时认购股份上市后的溢价也增厚了公司的证券化财富;原股东短期内实现巨额财富增值,但以托宾Q值反映的中长期财富价值在借壳上市后却出现明显下降;通过AHP模型,本文发现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600633)的财务绩效明显好转,且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借壳上市行为直接或间接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基于以上的研究和结论,本文认为: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并争取上市主动性,设法获取合适的壳资源,力求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并尽量选取优质资产,以增强定价能力和品牌形象。
其他文献
《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要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集聚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其集聚区内推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另外,更注重东部地区的制造业
随着高耗能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加上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带来的生活需求刺激,逐步暴露出我国包括终端用电效率低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终端用电效率存在较大
为提出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和经济特点的智能电网建设及智慧城市发展的策略及建议,本文以入围全国首批建设智慧城市试点的山西省太原市、长治市、朔州市平鲁区为背景,探索了城市
摘要:2009年4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体群字[2009]54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作为首批试点城市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物流企业的顺畅运行与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风险的存在对于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尤
低渗透气藏在世界及我国分布广泛,由于低渗气藏本身的特点,开发这类气藏存在投资大,经济效益低的特点,相比常规气藏而言开发难度大得多。低渗气藏开发技术的发展对经济有效的
文章从大数据时代下公安信息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结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发展实际需求,探讨面向数据科学应用的公安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在中国农业史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旱作农业体系曾发生过重大转变:小麦种植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取代粟成为北方地区的首要栽培作物。考古资料显示,小麦在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运动结合玉米肽干预对肥胖大鼠肝脏Th17/Treg平衡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从“肠-肝轴”角度探讨运动结合玉米肽干预对肥胖性脂肪肝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能源是对国家经济命脉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对其进行最大化地开发和使用,将会极大地促成国民经济的增长。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对经济可持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