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企业上市途径主要有两种:IPO上市和借壳上市,而借壳上市也是资产重组的形式之一。21世纪以来,出版传媒行业在新兴媒体和强大的国际传媒集团竞争压力下,纷纷谋求自身突破、寻求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历史经验表明,企业要实现体制改革、战略转型、机制再造和规模发展,都需要资本力量的推动,于是出版传媒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然而,出版传媒尤其是报业传媒企业IPO上市实现障碍难以逾越: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行业主管部门与证监会对申请IPO上市的报业等出版传媒企业实行双重审核标准。受政策限制,截至2012年A股市场的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中,60%则是通过借壳实现上市。可见,借壳上市已成为出版传媒企业介入资本市场的一种主要途径,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行业整体和具体个案两个层面对我国的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作出探究。目前,尚无学者涉足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系统性研究,本文结合行业特有属性,从借壳公司、壳公司和借壳上市过程三个角度全面剖析出版传媒行业借壳上市的总体概貌,揭示其规律性特征。研究发现:借壳公司基本为国有独资企业或事业单位,产业规模庞大、资本结构良好、盈利水平较高、综合实力雄厚;壳公司股权相对集中、经营业绩平平甚至出现亏损,仍保持理想的负债水平和低廉的借壳成本优势;借壳上市过程中,定向增发、股权协议转让和资产置换是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主要运作模式,由于2006年以后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大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该时期迎来了借壳上市的热潮,从地域分布来看借壳上市主要集中在文化强省及经济发达地区。在分析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浙报传媒借壳*ST白猫案例,细化剖析其借壳上市动因与绩效表现。研究发现:从动因来看,浙报传媒选择借壳上市一方面是因为双重审核下IPO上市难度大,另一方面则是拓展融资渠道、整合集团内的优势媒体资源、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获得广泛的正面宣传效应等,同时也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优势。从绩效来看,借壳上市使浙报控股(借壳方)获得高资产评估增值率,同时认购股份上市后的溢价也增厚了公司的证券化财富;原股东短期内实现巨额财富增值,但以托宾Q值反映的中长期财富价值在借壳上市后却出现明显下降;通过AHP模型,本文发现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600633)的财务绩效明显好转,且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借壳上市行为直接或间接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基于以上的研究和结论,本文认为:出版传媒企业借壳上市,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并争取上市主动性,设法获取合适的壳资源,力求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并尽量选取优质资产,以增强定价能力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