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与基层社会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k510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党问题一直是政治架构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围绕着中国早期政党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群体结构与互动,根据清末民初基层社会中社会群体的发展现实,选择与早期政党具有关联性的三大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透视基层社会三大社会群体的历史变迁,剖析中国早期政党与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士绅群体、会党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段上的内在机制和逻辑关系。 全文在逻辑上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证中国基层社会的自身特点。从基层社会的双重统治结构发展演变入手,并对基层社会的权力网络、土地关系、自然灾害、人口压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通过明晰中国的基层社会的自身特点,揭示中国基层社会的特殊性与中国早期政党产生之间隐含着的逻辑联系。第二部分主要考察由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与发展而为整个社会群体结构所带来的转变,并考察这种变化对早期政党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通过考察士绅群体的特征、地位、发展变迁过程,来揭示基层社会权威核心的转变,进一步证明这种基层社会统治结构的转变对中国早期政党产生的关键性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处于基层社会最底层的会党群体的分析,揭示会党群体与早期政党的密切相关性,证明了会党群体所提供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活动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是早期政党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基层社会的自主性发展是导致中国早期政党产生的关键性因素。首先是基层社会三大群体发展变迁引起基层社会出现更大、更广泛的变动,从而为早期政党的出现提供前提条件,使得早期政党具有自身的独有特征,并不同于西方式的政党组织。其次是作为基层社会原有统治结构的核心——士绅群体的瓦解,造成了代表群体利益的早期政党出现。第三是会党群体与新型知识分子群体通过对确定性身份定位的重新追寻,是中国早期政党产生的重要社会推动力。由上述观点引出一个推论即中国早期政党的产生模式是多元混合模式,这种模式也为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打下了伏笔。 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三大社会群体的历史变迁与早期政党的产生的研究,分析其内在逻辑联系,深入体查变迁中的自主性基层社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作用,找到制约中国早期政党与社会变革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客观评价社会群体在中国早期政党产生过程中的性质、程度和局限。这不仅对于理清中国早期政党的起源、揭示社会群体在中国早期政党的产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把握在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中的群体变迁与政治重构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分析的概念和框架,突破某种固有的模式,开拓出政党研究的新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与复发转移相关指标的变化,为患者治疗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45例乳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为A组,并选取
保养与维修工作直接决定着口腔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寿命。分析口腔医疗设备仪器的特点以及口腔医疗设备仪器的保养与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研究出口腔医疗设备仪器的保
铁路缓开站是在已经开通运营的铁路线路上增建中间车站,缓开站的插入开通对于以链形为主的铁路通信网络来讲,十分麻烦复杂,会牵扯到很多系统中其它设备的更改,所以缓开站的通
红外热成像检查是近10年来用于临床影像学诊断的新方法,但其应用于跟痛症诊断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选取门诊单侧跟痛症患者15例.在止血带加压试验前后采用红外热像仪对足跟部进行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117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试验组)和138例单
本文通过对贵州高职院校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了解贵州高职院校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贵州高职院校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策略提供思路
本文对教材中的一个经典的函数不等式lnx<x<e^x(x>0)的探究,着重剖析其变形及其几何意义,总结提炼出高考中常考的几个经典函数不等式,并通过等价转换的经典函数不等式函数图
运动训练分期(周期Periodization)理论是研究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并依此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理论。早在20世纪初,各国运动训练专家就对运动训练分期
目的:探讨急诊呼吸阶梯性疗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在当前关于新自由主义的讨论中,多数国内学者从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扩张和文化侵略的角度来看问题,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假全球化之势与自由市场之名,运用自身优势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