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植物太行花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Rang3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崖代表着一个残遗的、较少受到干扰的古生境,悬崖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避难所.这个特殊生境中分布着种类丰富的稀有植物和特有植物,而这些稀有和特有植物又往往以悬崖为唯一的生境,在长期的演化历史进程中形成彼此相互适应的关系.这种分布在特殊生境中的稀有植物为保护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问题.本文以蔷薇科的中国特有植物太行花(Taihangia rupestris Yǔ et Li)为对象,对这个仅分布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悬崖上的稀有物种进行了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太行花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太行花居群内维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未显示遭受过严重遗传瓶颈的迹象.同时,居群间遗传分化显著,与居群间的地理距离相关,聚类分析得到的树系图与太行花种下两个变种(太行花原变种 Taihangia rupestris var.rupestris 和缘毛太行花 Taihangia rupestris var.ciliate Yǔ et Li)的划分相符.光照对太行花的生长反应、形态、解剖等指标均具有显著的作用.在收获时,高光下植物形成小而厚的叶片,更快的叶片形成速率足以弥补单叶面积上光合速率的下降,使植株维持最大的总生物量.中光条件下的植株具有更长的叶柄,更大的叶面积,大而薄的叶片,和更大的叶面积比,被认为是对较弱光照环境适应的表现.而光照对叶片的气孔指标(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和大小)没有作用,养分施加对太行花的影响也甚微.总体来说,太行花显示出对光照变化的生理适应性和形态可塑性,光照和养分这两个环境条件均非影响太行花局限分布的关键因素.同时,我们采用扫描电镜手段跟踪观察了太行花的花的早期发育过程.太行花早期发育过程中苞片内残留的退化花痕迹表明,太行花的顶生单花其实是有限聚伞花序中其它花芽败育的结果,显示出从花序向单花演化的趋势.同时,雌蕊的发育在早期是正常的,未显示出退化痕迹.根据以上结果表明,局限分布在特殊生境上的太行花并未显示出生理适应幅度的狭窄性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降低,因此,太行花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特殊生境——悬崖的适应性,遗传衰退和缺乏适应性不是稀有植物太行花局限分布的原因.在对太行花的保护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其生境的保护,并在进行迁地保护和回归引种时应兼顾不同变种和地理分布的居群,以实现对其遗传完整性的有效保护.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线路下方电场也逐渐增大,这将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为了控制输电线路下方电场,需要对线路电场强度进行分析计算。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对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场分布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以实际特高压输电线路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模仿真,计算输电线路下方距地1.5m处电场强度分布,并计算不
科技的进步引领生活走向智能化、节能化,如今随着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观理念的倡导,环保节能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在热水工程领域,电磁能热水供应系统以其众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已成为取代传统热水供应系统势不可挡的潮流。因此,本文将感应加热电源引入到热水供应系统领域中来,在对当前热水工程领域的燃气能、电能、太阳能、空气能、电磁能热水供应系统的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在此领域的设计
温度敏感型磁性液体的磁化强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小,当其处于磁场和非等温场的作用下时,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导致磁性液体在磁场中所受的体积力不平衡,从而发生对流运动。利用温度敏感型磁性液体所具有的这种热磁对流特性,可将其作为冷却介质来对热源进行冷却降温。由于该冷却系统无需外加泵的驱动,故称为无泵冷却系统。与传统的冷却装置相比,该冷却系统结构简单并且无振动,此外还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本文使用有限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