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醋氨酚(又称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存在于市面上多种复方感冒制剂中,过量使用时,会产生严重急性肝脏毒性,导致肝细胞坏死、肝衰竭甚至造成死亡。APAP诱导的肝损伤模型是研究药物性肝损伤的经典模型。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的一个成员,在细胞受到环境或细胞因子刺激时会被激活,并参与调控细胞炎症、凋亡、生长、分化等过程。过量醋氨酚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中存在氧化应激,其可能与JNK的激活相关。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是Ⅱ相代谢解毒酶之一,催化醋氨酚的有毒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亚胺醌与谷胱甘肽结合,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和解毒功能。本研究在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给予JNK选择性抑制剂SP600125,确定JNK信号通路和GSTA1在APAP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药物性肝损伤机制奠定基础。本试验采用不同剂量APAP给予小鼠,通过检测血清转氨酶(ALT、AST)活性,确定可造成不同程度肝损伤的APAP剂量。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检测血清转氨酶活性筛选JNK抑制剂SP600125的最适作用剂量。随后进行JNK信号通路和GSTA1在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试验分为五组:对照组、低剂量APAP组(150 mg·kg-1 APAP)、高剂量APAP组(175mg·kg-1APAP)、低剂量APAP+SP组(150 mg·kg-1 APAP+2 mg·kg-1 SP600125)、高剂量APAP+SP组(175 mg·kg-1 APAP+2 mg·kg-1 SP600125),应用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和肝组织指标(MDA、SOD、GSH、GSH-Px)水平;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GSTA1的含量;应用H&E染色法对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组织中p-JNK、JNK、p-c-Jun、c-Jun、p-c-Fos、c-Fos、p-ASK1、ASK1、p-MKK4、MKK4及GSTA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通过以上研究,明确在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JNK信号通路是否被激活以及JNK、GSTA1与药物性肝损伤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应用梯度剂量APAP给予小鼠灌胃12 h可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当给药剂量为150 mg·kg-1时,血清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当给药剂量为175 mg·kg-1时,血清转氨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最终确定以150 mg·kg-1、175 mg·kg-1作为可以造成不同程度肝损伤的醋氨酚剂量。(2)在肝损伤模型的基础上,筛选出JNK抑制剂SP600125的最适作用剂量为2 mg·kg-1。(3)JNK抑制剂作用小鼠后,与高剂量APAP组相比,高剂量APAP+SP组血清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肝脏中GSTA1含量极显著变化(p<0.01);与低剂量APAP组相比,低剂量APAP+SP组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肝脏中GSTA1含量极显著变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低剂量APAP组有少量出血点,肝索轻微紊乱,高剂量APAP组肝细胞索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淤血严重,细胞碎裂;低剂量APAP+SP组出血点明显减少;高剂量APAP+SP组无出血点,炎性细胞数量骤减,肝索排列规则。Hoechst 33258检测凋亡结果表明,APAP组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发生凋亡的趋势越明显,细胞核固缩;给予JNK抑制剂后,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减少。以上结果表明JNK抑制剂减轻了APAP诱导的肝组织损伤和肝细胞凋亡。(4)JNK信号通路上下游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剂量APAP组中p-JNK/JNK、p-c-Jun/c-Jun、p-c-Fos/c-Fos、p-MKK4/MKK4、p-ASK1/ASK1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APAP+SP组p-JNK/JNK、p-c-Jun/c-Jun、p-MKK4/MKK4、p-ASK1/ASK1比值低于高剂量APAP组;JNK抑制剂没有降低p-c-Fos/c-Fos比值。说明在小鼠不同程度肝损伤中,JNK信号通路被激活,JNK上下游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给予JNK抑制剂后,JNK、c-Jun、ASK1、MKK4磷酸化水平下降,但c-Fos磷酸化水平没有变化。表明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和JNK上下游蛋白的磷酸化参与了APAP所致的肝损伤,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5)GSTA1蛋白表达的结果显示,不同剂量APAP组中GSTA1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剂量APAP+SP组GSTA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低剂量APAP组(p<0.05);高剂量APAP+SP组GSTA1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剂量APAP组(p<0.01)。说明APAP诱导的肝损伤中GSTA1表达量减少,给予JNK抑制剂后表达量增多,表明肝损伤发生时肝脏GSTA1的表达量降低,肝脏抵抗损伤的能力下降,JNK抑制剂通过抑制JNK的激活保护肝脏,GSTA1表达量上升,肝脏抵抗损伤的能力增强。本研究成功复制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确定SP600125的最适作用剂量,在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JNK信号通路被激活,应用JNK抑制剂可以降低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增加肝脏中GSTA1的表达量,减轻APAP引起的肝损伤和凋亡。明确JNK信号通路在APAP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该通路可能通过调控GSTA1的表达来抵抗过氧化损伤,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