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氨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中JNK信号通路与GSTA1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醋氨酚(又称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存在于市面上多种复方感冒制剂中,过量使用时,会产生严重急性肝脏毒性,导致肝细胞坏死、肝衰竭甚至造成死亡。APAP诱导的肝损伤模型是研究药物性肝损伤的经典模型。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的一个成员,在细胞受到环境或细胞因子刺激时会被激活,并参与调控细胞炎症、凋亡、生长、分化等过程。过量醋氨酚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中存在氧化应激,其可能与JNK的激活相关。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是Ⅱ相代谢解毒酶之一,催化醋氨酚的有毒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亚胺醌与谷胱甘肽结合,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和解毒功能。本研究在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给予JNK选择性抑制剂SP600125,确定JNK信号通路和GSTA1在APAP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药物性肝损伤机制奠定基础。本试验采用不同剂量APAP给予小鼠,通过检测血清转氨酶(ALT、AST)活性,确定可造成不同程度肝损伤的APAP剂量。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检测血清转氨酶活性筛选JNK抑制剂SP600125的最适作用剂量。随后进行JNK信号通路和GSTA1在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试验分为五组:对照组、低剂量APAP组(150 mg·kg-1 APAP)、高剂量APAP组(175mg·kg-1APAP)、低剂量APAP+SP组(150 mg·kg-1 APAP+2 mg·kg-1 SP600125)、高剂量APAP+SP组(175 mg·kg-1 APAP+2 mg·kg-1 SP600125),应用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和肝组织指标(MDA、SOD、GSH、GSH-Px)水平;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GSTA1的含量;应用H&E染色法对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组织中p-JNK、JNK、p-c-Jun、c-Jun、p-c-Fos、c-Fos、p-ASK1、ASK1、p-MKK4、MKK4及GSTA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通过以上研究,明确在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JNK信号通路是否被激活以及JNK、GSTA1与药物性肝损伤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应用梯度剂量APAP给予小鼠灌胃12 h可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当给药剂量为150 mg·kg-1时,血清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当给药剂量为175 mg·kg-1时,血清转氨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最终确定以150 mg·kg-1、175 mg·kg-1作为可以造成不同程度肝损伤的醋氨酚剂量。(2)在肝损伤模型的基础上,筛选出JNK抑制剂SP600125的最适作用剂量为2 mg·kg-1。(3)JNK抑制剂作用小鼠后,与高剂量APAP组相比,高剂量APAP+SP组血清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肝脏中GSTA1含量极显著变化(p<0.01);与低剂量APAP组相比,低剂量APAP+SP组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肝脏中GSTA1含量极显著变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低剂量APAP组有少量出血点,肝索轻微紊乱,高剂量APAP组肝细胞索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淤血严重,细胞碎裂;低剂量APAP+SP组出血点明显减少;高剂量APAP+SP组无出血点,炎性细胞数量骤减,肝索排列规则。Hoechst 33258检测凋亡结果表明,APAP组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发生凋亡的趋势越明显,细胞核固缩;给予JNK抑制剂后,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减少。以上结果表明JNK抑制剂减轻了APAP诱导的肝组织损伤和肝细胞凋亡。(4)JNK信号通路上下游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剂量APAP组中p-JNK/JNK、p-c-Jun/c-Jun、p-c-Fos/c-Fos、p-MKK4/MKK4、p-ASK1/ASK1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APAP+SP组p-JNK/JNK、p-c-Jun/c-Jun、p-MKK4/MKK4、p-ASK1/ASK1比值低于高剂量APAP组;JNK抑制剂没有降低p-c-Fos/c-Fos比值。说明在小鼠不同程度肝损伤中,JNK信号通路被激活,JNK上下游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给予JNK抑制剂后,JNK、c-Jun、ASK1、MKK4磷酸化水平下降,但c-Fos磷酸化水平没有变化。表明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和JNK上下游蛋白的磷酸化参与了APAP所致的肝损伤,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5)GSTA1蛋白表达的结果显示,不同剂量APAP组中GSTA1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剂量APAP+SP组GSTA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低剂量APAP组(p<0.05);高剂量APAP+SP组GSTA1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剂量APAP组(p<0.01)。说明APAP诱导的肝损伤中GSTA1表达量减少,给予JNK抑制剂后表达量增多,表明肝损伤发生时肝脏GSTA1的表达量降低,肝脏抵抗损伤的能力下降,JNK抑制剂通过抑制JNK的激活保护肝脏,GSTA1表达量上升,肝脏抵抗损伤的能力增强。本研究成功复制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确定SP600125的最适作用剂量,在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JNK信号通路被激活,应用JNK抑制剂可以降低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增加肝脏中GSTA1的表达量,减轻APAP引起的肝损伤和凋亡。明确JNK信号通路在APAP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该通路可能通过调控GSTA1的表达来抵抗过氧化损伤,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宫颈腺癌综合治疗后(手术和/或放疗后)卵巢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引起近期绝经症状及某些远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绝经激素治疗能
邓一光的小说《我们叫做家乡的地方》讲述了一个令人沉痛的农村家庭悲剧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文明挤压下的农村家庭传统伦理的崩塌,让我们看到城市化
<正>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是指民政部门为依法实施社会组织监督管理职责,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依照规范的方法和程序,由评估机构根据评估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现象和认知现象。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隐喻的认知机制和隐喻能力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认知作用。隐喻
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的交汇期是"五四"时期,同时新文化与旧文化也在这个时期形成交汇,在经济和文化及政治交替过程中爱国主义成为了这一时代主题。这一时期中国的音乐创作,也
<正>科技越发达,技术应用越丰富,稳定可靠的供电越是显示出非同寻常的重要性。据报道,国外一家医院在采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为病人实施脑外科手术的过程中遭遇市电停电,虽然医
期刊
ATS
近几年,网络剧逐步走进繁荣时期,创作数量大幅增加,但经过2014年的野蛮生长,其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诸如"制作粗糙""内容低俗"等正在阻碍着网络剧的健康发展。本
基于2006~2013年的季度数据,运用格兰杰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了消费者信心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信心不是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而消费确是消费者信心指数与满
通过对安全、安全系统、安全动力学等基本概念的探讨 ,提出了安全属性概念 ,拓展了安全、安全系统的内涵 ;同时运用科学学、哲学、系统科学和系统动力学等方法 ,从安全属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