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对书面语料研究(唐正大2007;Pu2008;Wu2011)的结果表明,指量结构在主语关系从句中倾向于前置(即“指量结构+关系从句+中心名词”),而在宾语关系从句中倾向于后置(即“关系从句+指量结构+中心名词”)。此外,宾语关系从句中几乎不存在“与邻近名词不匹配-与中心名词匹配”的前置指量结构(Wu2011),这一现象可归因于对语义冲突的规避。但学界尚不清楚这种源于说话者的利他性是否在口语语料中得到体现。本研究从《鲁豫有约》的真实口语语料(共含309,848字)出发,分析了关系从句和指量结构共现的分布趋势,验证了前人通过书面语语料得到的结果。此外,通过具体考察宾语关系从句和指量结构共现的语例,进一步说明了言语产出者为了便于受众理解,规避了言语中潜在的歧义结构。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两个言语生成实验,目的有三:1)考查关系从句和指量结构在实时言语生成中的分布趋势;2)验证生命度偏好对言语加工的限制作用(Wu2011);3)检验言语产生的两个理论,即“利他性”与“利己说”。实验采用了paradigm软件,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四个短语或词组(呈现位置用拉丁方控制),4500毫秒后消失,被试在提示音后尽快说出一个合法的句子。实验一采用双有生名词作为关系从句的论元(有生核心名词和有生从句内名词)。实验二采用对比生命度格局(无生核心名词和有生从句内名词)。通过综合对比两项实验中句子产出类型、指量结构位置、错误率、错误分布类型等,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指量结构的位置分布与关系从句类型存在相关性;2)关系从句中论元的生命度格局确实对言语加工有调节作用;3)在线产出言语时,说者会采用利他的言语产出策略(Clark&Carlson1982; Temperley2003),而并非完全的利己(Ferreira&Dell2000; Race&MacDonald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