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兰州市作为老龄化城市之一,面临着老龄人口激增的现实,尤其是失能老人人口的快速增长,在如今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且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如何满足作为弱势群体的失能老人的养护需求,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失能老人由于疾病或伤残导致其身体机能退化,行动能力受限,其生活与人际交往范围大都仅限于社区,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经济能力的制约,大都不愿意接受机构养老模式;另一方面,失能老人对日常生活照料及经常性的医护服务有着庞大的需求。于是,失能老人社区照顾应运而生。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区基础建设与功能的不断完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养老观念的转变,社区在养老方面的潜力逐渐被挖掘与开发,社区照顾在失能老人养护方面展现出了其独有的优势。因此,对社区照顾服务供给质量,服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以及社区照顾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兰州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问题,以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与社会支持理论为支撑,运用访谈法与观察法,在对兰州市城关区G社区、C社区以及七里河区K社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失能老人、照护者及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通过对所获资料的分析,阐述了当前兰州市失能老人基本身体与精神情况,对社区照顾服务的需求及参与情况,以及当前兰州市社区照顾服务供给情况。根据兰州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的现状,提出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社区照顾的发展经验,提出兰州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应该拓展服务内容,构建失能老人社区照顾服务体系;提高失能老人社区照顾的社会化程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宣传,增进失能老人及其家庭对社区照顾的信任度与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