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二维MoS2催化CO2和N2分子还原的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ang123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相催化转化CO2和N2等小分子为一系列增值化学品一直是众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而通过研究反应的机理精准设计高效催化剂则是研究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密度泛函理论(DFT)已经成为设计和研究新材料的重要手段,在催化剂催化机理的研究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MoS2是非贵金属催化剂,且不同金属掺杂的情况下被广泛应用于析氢反应、CO2还原反应以及催化合成氨等反应。基于此,本文利用DFT计算,通过细致的机理研究,探索过渡金属掺杂MoS2在CO2加氢制甲醇以及电催化氮气合成氨反应中的潜在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CO2加氢反应(CO2RR)寻找潜在的非贵金属单原子掺杂的MoS2催化剂。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从26种过渡金属单原子掺杂的MoS2中(M1-MoS2:M1=Sc1-Zn1、Y1-Cd1和Ta1-Au1),筛选出稳定性高、氢吸附能力强以及易于解离氢气分子的六种掺杂的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制甲醇,分别是Ni1、Cu1、Zn1、Rh1、Pd1和Pt1-MoS2。在气相氢解离后,通过CO2→*COOH→*C(OH)2→*CH(OH)2→*CHOH→*CH2OH→CH3OH途径逐步加氢制甲醇,理论计算得出每一步的反应能垒和反应能。然而,甲醇生成速率不仅与CO2RR过程中的每一步的能垒有关,还与氢气的解离能垒,表面不同种类氢原子以及含碳基团的覆盖度有关。因此,引入微观动力学模拟,在CO2(H2)分压为8(24)bar以及反应温度为210℃的条件下,与Pt1-MoS2催化剂相比,Zn1-MoS2和Pd1-MoS2催化剂的甲醇产生速率分别提高了 26.00倍和1.35倍,所以Zn1-MoS2有望代替Pt1-MoS2成为CO2加氢制甲醇的高活性、低成本的催化剂,DFT结合微观动力学为材料筛选提供了更精确的指导。(2)针对Fe掺杂MoS2体系的电催化氮气合成氨反应(eNRR)展开细致研究,揭示协同效应对过电势和选择性的调控机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形式(负载、替代等)的Fe单原子掺杂的二维MoS2的eNRR活性和选择性,并基于性能最优的单原子掺杂模型,研究了 Fe、O共掺杂对eNRR性能的调控。结果表明,Fe和O共同掺杂Mo-edge结构的MoS2的eNRR活性高于平面结构以及S-edge结构的MoS2,铁单原子与配位的氧原子之间的协同作用(Fe1-1O、2O、3O、4O@Mo-edge-MoS2)大大提高了 NRR 的性能。而且,Fe 和衬底之间的电荷转移对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中,Fe1-4O@Mo-edge-MoS2在电化学环境中表现出最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因此,将单Fe原子的氧配位调节到适当的水平将大大提高eNRR的性能。(3)针对eNRR反应,通过对一系列过渡金属掺杂MoS2体系的高通量筛选,获得性能更好的eNRR催化剂。基于密度理论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过渡金属原子掺杂Mo-edge结构的MoS2的eNRR催化性能。基于已经合成并得到验证的Fe1@Mo-edge体系(限制势为-0.34V),筛选过程分为三步:(1)筛选出吸附的氮气分子第一步质子化的反应自由能低于0.34eV的催化剂;(2)对第一步筛选出的催化剂进行完整的eNRR机理研究,确定eNRR过程控势步的反应自由能(ΔGPDS),筛选出ΔGPDS低于0.34eV的催化剂;(3)对第二步筛选出来的催化剂进行选择性研究,筛选出选择性高于Fe1@Mo-edge的催化剂。最终筛选得到Ru1、Re3.4、Os1和Pt1@Mo-edge的eNRR的限制势分别为-0.27、-0.19、-0.20、-0.24和-0.27 V,这几种金属的eNRR活性和选择性都高于Fe1@Mo-edge的,且进一步调节Re的掺杂量到Re4@Mo-edge将使得eNRR的活性和选择性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调节掺杂金属的种类以及掺杂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固氮活性和选择性。
其他文献
催化在化工、能源和环境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需要在原子和分子层面上理解催化剂表面化学,即催化剂构-效关系和催化反应机理,进而指导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二氧化铈在多相催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氧缺陷是影响二氧化铈催化性能的重要结构因素。本博士学位论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氧缺陷对二氧化铈催化表面化学的调控作用。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准)原位谱学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氢气与二氧化铈的相互作用。观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小姐在小说中以多种描写角度和写作技巧将主人公简·爱的成长环境和人物性格呈现出来,通过描写简·爱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反映当时英国的一些社会现状,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能将主人公简·爱的成长环境和人物形象很深刻地刻画出来。
铜合金因优良的耐海水腐蚀性能、抗海洋生物污损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而成为现役海洋材料的主力军之一。然而,由于海洋腐蚀环境的苛刻性,服役过程中铜合金部件的腐蚀失效时有发生,造成舰船在航率降低及维修成本升高,甚至威胁到装备的安全性。铜合金的耐蚀性与其组织结构密切相关,通过适当工艺来调控微观组织是改善其耐蚀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下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这首先需要明确铜合金微观组织特征与腐蚀行为之间的关
气态亚硝酸(HONO)通过光解生成OH自由基影响对流层大气氧化能力,在对流层大气光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对于HONO生成机制的认识不全,部分实验室研究提出的新的HONO生成机制如土壤HONO排放等缺乏外场观测数据的验证,对于夜间NO2非均相反应表面(地表面/气溶胶表面)和日间HONO来源问题存在争议,梯度及通量的测量对于解释HONO形成机制和源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外场HONO梯度及通
引力透镜效应指背景天体发出的光线在前景天体引力场作用下发生偏折从而产生多重像、形状改变、流量变化的现象。“微引力透镜”这个术语在1986年开始被使用,指恒星级致密天体的引力透镜效应。微引力透镜在测量类星体吸积盘尺寸、限制星系中暗物质致密天体比重、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天体物理研究中强大的工具。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是近年来发现的持续时间在毫秒
反应堆堆芯中子场的中子分布情况与反应堆经济性和安全性息息相关。由于反应堆堆芯运行环境以及反应堆堆型设计的限制,导致部分情况下无法使用堆芯内探测器进行中子场的监测。因此,基于堆芯外探测器数据重构堆内中子场成为反应堆堆芯中子场监测领域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堆芯外探测器的空间响应原理,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开展了基于堆芯外探测器重构堆芯中子场的相关方法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和创新之处如下:(1)提出了基
斯格明子是涡旋状局域磁结构,具有小尺寸和易于电操控等特点。近年来,斯格明子被认为是具有潜力的信息载体,被提出用来构建多种磁信息功能器件,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斯格明子的稳定的物理机制主要包括非中心对称手性磁体中的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与中心对称单轴铁磁体中的垂直磁各向异性。传统的中心对称单轴铁磁体中存在拓扑非平庸的一类磁泡和拓扑平庸的二类磁泡,其中第一类磁泡的拓扑性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s)因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中的热点研究对象。由于其光谱可调、荧光量子产率(PLQY)高、吸收光谱范围宽、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等特点,MHPs在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此之外,MHPs在防伪、激光器、传感与探测以及光催化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探索MHPs的新应用成为了新的目标与挑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内源性的改变晶体结构或外源
纳米酶克服了天然酶易失活、成本高、可回收性差等缺点,因此非常有希望替代天然酶来用于催化反应。虽然纳米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纳米酶的种类依然局限于氧化还原酶类和水解酶类。另外,由于目前对纳米酶的催化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导致缺乏理论指导用于设计新型的纳米酶。现阶段设计新型的材料往往需要不断的尝试,耗时耗力,科研效率极低。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基于催化剂的结构决定其催化性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系统和智能控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方法在多机器人系统、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复杂度和需求多样性不断增加,单一个体的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个体在采取行动时通常会考虑自身利益,其中个体利己行为通常可以用个体性能指标来刻画。本文中,我们考虑个体具有利己行为的一类多智能体系统。显然,在这类系统中,个体的利己行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