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着降定位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兵器工业集团某所十五国防预研科技项目为背景,详细研究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无人机着降过程中的定位测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着降定位方案。 本文的方案采用DGPS引导无人机归航,把无人机引导到着降区特征图案上空附近,启动机器视觉助降系统对无人机进行实时精确定位,并把无人机的位置信息传递到飞行控制系统,由飞行控制系统控制无人机降落。本文重点对机器视觉助降系统的实时图像预处理、图像特征点提取、无人机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对无人机着降中的实时性和精确性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两种着降区特征图案,并根据特征图案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图像处理算法。文中提出的线性定位算法能够测量无人机的六个空间自由度(即无人机在着降区坐标系中的x、y、z坐标,偏航角φ、俯仰角Κ、倾斜角ω),在此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采用了非线性优化算法对线性解进行优化得到更加精确的非线性优化解。 最后,用两个着降区特征图案进行了计算机半实物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较好地满足无人机着降定位过程中对实时性、精确性、稳定性的要求。对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图案A精度较好,特征图案B实时性较好,证明特征点的增加,提高了系统精确度,但降低了实时性。在利用具有24个特征点的特征图案A时,无人机的距离均方误差小于1.5cm,偏航角均方误差小于2.5度,实时性达到了3帧/秒;采用6个特征点的特征图案B时,无人机的距离均方误差小于3.5cm,偏航角均方误差小于3.5度,实时性达到了5帧/秒。 本文为无人机安全着降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简单实用的实现方案。该方案精度较高,实时性较好。为研制实际的助降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对无人机和图像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脑梗死后常出现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和共济失调等临床后遗症.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计算机学科自诞生以来即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计算机技术早已深入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并在各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在大多数学科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让
2001年以来,我们自拟雄精汤治疗少精症30例,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企业物流如何定位和发展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科学还远未普及,企业物流蕴含的巨大的效益潜力还不为人们所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
热锻模长期在高温环境中承受较大机械载荷以及冷热疲劳等作用,容易发生破坏失效。通过等离子粉末堆焊在模具表面上堆焊制备出高性能表面覆层,大幅度提高了模具性能。通过对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能量合剂加中药煎剂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6.7%,
2020年开年以来,"直播带货"蔚然成风,搭乘这一行业大势,品牌定制晚会经迭代升级之后,已然成为一线卫视媒体融合的"明星产品"。其中,江苏卫视作为电视晚会创制领域的佼佼者,在
眩晕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时可见眼花头晕,视物模糊或旋转,如坐车船,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可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神经官能症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