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农民增收方法问题应从农民本身和政府行为两方面去考虑.在农民自身方面,应当多元化的去增加收入.增收的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调整家庭经营结构,实现收入的多元化;第二,尽量获得家庭经营以外的收入,如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或经营活动;第三,更多的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高品质产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第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原有观念,更多的用知识去获得收入;第五,注重信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减少生产和资源流动的盲目性,降低各种交易成本.在政府行为方面,必须明确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职责,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具体来说,政府在农民增收问题上的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第一,对农民增收应以宏观调控为主,尽量避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第二,从观念上切实更新,真正形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根本认识;第三,在不违背URAA《农业协议》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民的财政补贴,与先进国家的对农政策接轨;第四,为农业科技革新提供更多的支持,使农产品有更高的附加值;第五,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信息,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从多方面降低农民的交易成本;第六,在全国大区域范围内协调生产,做好区域规划,引导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建立,在"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增大与国际产品的竞争力.
其他文献
有关农业推广制度的研究已大量地见诸于有关的论文及专著中.该文试图提供个新的研究视角,即从分析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学性质(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的制度安排要求入手,考察在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
论文研究过程中是以实证为主要手段来完成的,所以在论文的结构上也采敢了相应的表达方式,大体可以分成理论模型、变革模型、实践提升和结论等四个部分.在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