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9世纪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iyo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世纪至近代早期,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是当时欧洲的重要国际贸易中心,其区域历史为不少历史学家所关注。而作为此贸易区很关键的谷物贸易则成为了中世纪至近代早期欧洲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本文旨在考查14-19世纪波罗的海谷物贸易发展的大体脉络,揭示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以及在这六个世纪里这一区域的谷物贸易从发展繁荣到相对衰落又起伏发展的整个变化历程,以及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发展对当时欧洲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从一个区域贸易的视角,来透视欧洲经济发展的全局和趋势。全文除“前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形成与发展。首先从波罗的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北欧商人的早期贸易开拓两方面来探讨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接着从五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分析了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发展过程。从一个宏观的历史视野把握了14-19世纪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阶段性发展脉络,从而使我们对波罗的海谷物贸易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章主要考察波罗的海谷物贸易两端的社会经济变化。这两端分别是东面供应谷物的波罗的海沿岸各地和西面销售谷物的贸易中心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一贸易两端的社会经济变化,直接构成了波罗的海谷物贸易发展的背景,无疑制约着这一贸易的演变态势;反过来,谷物贸易的演变,也对两端的社会经济起着一定的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述14-19世纪波罗的海谷物贸易对整个西欧历史的影响。首先,波罗的海贸易对荷兰产生的巨大经济影响是里程碑式的,谷物贸易被认为是荷兰近代早期的经济支柱。此外,正是由于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兴盛,使得像意大利和安特卫普这些大城市的粮食供给得到了保障。通过分析这几个典型国家的经济变化来窥探整个欧洲社会经济的变化。
其他文献
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在舒勒吉(ulgi)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随着国势强大,各地向国王进贡的动物日益增多,王室和各地总督经常向众神奉献牺牲,还常常将贡牲做为礼物送给外国使
病例资料 病例1,患儿,女,12天,早产儿,产后反应差,突发性、四肢划船样抽搐伴面色青紫。母性首胎为宫内发育迟缓行流产;二胎系早产,生后亦出现抽搐,纳奶欠佳,治疗无好转,夭折
在阐述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介绍嵌入式系统底层软件可移植性设计和硬件抽象层的建立;举例说明利用此思想的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及测试过程.
东北秧歌作为东北地区极具地域特点的民间舞蹈,并且凭借着自身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传承至今,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研究东北秧歌的艺术特色正是需要在吉林地域人文大的历史和环境背景之下进行深入地研究,而秧歌的艺术特性并非仅仅展现于其社会功能上,还体现于其手持道具的应用。手持道具的合理应用正是体现了东北地域的特色,以及人类通过自身不断深入地探索与挖掘创新。本文将从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是细胞治疗、药物筛选、胚胎发育机制研究和构建体外疾病模型的重要工具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是指居住于存在的澄明之境中,大道(存在)通过道说(语言)给出澄明,道说在本真的"人言"即诗与思中保存,诗与思是人之栖居的本真筑造方式。海德格尔的诗性生存之思
目前对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从理论层面展开,缺乏实证分析,尤其缺乏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在深入分析产业安全内涵及高技术产业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产业安全的动态
一般认为,IP(Intellectual Property)本质上是一种由智慧或脑力创造产生的文化资产或智慧财产。现今它的内涵已经由一个法律概念逐渐扩展为泛文化概念,并不断发展演变为自成
[目的]明确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高职高专护生必须具备的护理技能,为高职院校培养社区护士提供参考。[方法]由5名专家组成德尔菲评价小组,以确立的46项社区护理项目为基础作为
目的通过对护生不同阶段操作技能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带教中的不足,以提高本科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9年8月~2013年8月在本科实习的43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