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断层地震动对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fical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断层地震的频发,学界关于近断层地震动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速度脉冲效应作为近断层地震动的重要特性也逐渐被了解,脉冲型地震动相对于普通地震动,速度幅值更大,包含更高的能量。同时,基础隔震结构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其在普通地震动作用下良好的隔震性能已经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基础隔震结构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效果如何,脉冲型地震动又会如何影响基础隔震结构,有待研究。我国一些主要城市位于近断层区域,面临着脉冲型地震动的威胁,这些研究也将为近断层地区基础隔震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依据。为了深入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以及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动力响应的特点,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归纳122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PGA、PGV、PGV/PGA等参数,提取地震动脉冲周期,分析脉冲型地震动参数的特点以及脉冲周期与其他参数间的关系,表明脉冲周期对脉冲型地震动的幅值与频谱特征均有影响。(2)对脉冲型地震动与非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响应进行分析,表明隔震结构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效果受到不利影响,结构响应较非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增大。(3)通过输入不同速度脉冲周期的地震动,分析脉冲周期对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表明脉冲周期为结构自振周期的1.5~3.5倍时,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明显增大。(4)对地震动特征参数与基础隔震结构响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各特征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表明PGV、Arias烈度、能量密度等参数与隔震结构响应相关程度较高,PGV/PGA、PGD/PGV与结构响应的相关性较小。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碎石土滑坡的特性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青山滑坡区域的勘察调研,探明了青山滑坡工程地质特性;利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碎石土滑坡位移矢量场的演化规
大豆和紫花苜蓿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应用转基因技术进行特异性遗传改良,调控与离子代谢、有机物质积累和转录因子相关基因表达,是提高大豆和苜蓿耐盐碱性能和品质的关键,培育耐盐碱大豆和苜蓿将为充分利用和改造盐碱地提供技术支持。植物中含有大量的转录因子,其中DREB类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激活一系列抗逆功能基因的表达,如rd29A,cor15a,rd17等,并能引起脯氨酸和蔗糖含量的提
近年来的工程实例表明,在地震作用下,PHC管桩的抗剪能力、抗弯能力及变形延性等性能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天津市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中规定:“民用建筑使用预应力混凝
建筑结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其安全与否关乎重大,需要不断的努力研究结构可靠性理论。通过分析结构内部以及结构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机理,运用更加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对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