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信号共振解调的电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应电机作为工业场景中的基础动力设备,感应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指标。但电机使用工况复杂且多变,感应电机的故障率较高,因此研究电机的故障诊断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感应电机的振动信号为分析对象,针对故障电机的振动信号中故障特征弱、易受干扰等问题,从特征增强和阶次提取两个方面将各稳态速度段数据加以有效利用,实现故障诊断。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感应电机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总结了感应电机的常见故障类型,并从故障机理出发对转子不平衡和轴承故障这两类典型故障进行分析,推导出各故障类型对应的理论故障阶次。针对感应电机振动信号中故障特征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EMD-ASEMF的故障特征增强方法。对不同的优化目标下结构元参数变化引起的特征增强效果的变化进行了探究,改进了结构元使形态滤波算法更适应信号特征,与EMD相结合实现了噪声的抑制及故障冲击特征的增强。针对不同速度段下电机振动频域特性不同的现象,利用阶次跟踪的方法,从阶次分析的角度寻找信号中的故障特征阶次。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了基于振动信号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相比谱峭度、频带熵等方法,可综合利用各稳态速度段的振动信号,提取故障特征阶次,进而判断故障类型。结合主轴电机振动测量的实际场景,设计了主轴电机振动信号采集的试验方案,并开展了应用验证,实现了利用全速段信号进行共振性能检测和利用低速段信号进行故障类型预测。
其他文献
高速高精是数控加工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在高速精加工的过程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频繁加减速会导致进给速度在刀具轨迹横向上不一致,进而导致加工零件的表面缺陷。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数控系统在进给速度规划时刀具轨迹特征点识别不准确,进而导致限速区间划分出现偏差。因此准确且全面的识别出刀具轨迹中的特征点是必要的。针对现有刀具轨迹特征点识别算法中阈值敏感,难以利用历史样本,依赖于专家经验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
学位
光器件作为光模块中承担光电信号转换的关键部件,在光纤通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光器件中用于建立电连接的金丝焊线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由于焊线直径微细,质地柔软,在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缺陷,因此产品出厂前必须对焊线质量进行检测。为了帮助企业实现质量检测的自动化,设计了基于立体视觉的光器件缺陷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左中右三台相机组成,并配置了同轴光及低角度环形光两套照明。本文着重研究了光器件焊线提取方法
学位
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总温模拟装置的气流温度信号模拟系统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半实物仿真的关键部分,确保气流温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气流温度信号模拟系统至关重要。气流温度信号模拟系统由高温等离子喷枪,气流混合容腔、热电偶等组成,具有温度高、温度和流速变化快等特点,在使用热电偶测量其气流温度时,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提高气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本文在对气流温度信号模拟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气流温度准确测量
学位
高精度、高动态气压仿真模拟是临近空间飞行器试验环节的关键技术。通常采用的定容积负压伺服系统受到真空泵抽气不足、抽/充气过程不对称、管路动态特性等因素影响,难以实现1 k Pa以下的负压动态模拟。为了实现涵盖更低范围的负压动态模拟,本文基于变容积原理进行系统设计,开展了如下工作:首先,针对基于变容积丝杆传动结构的负压伺服系统存在的转动惯量较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体化直驱式变容积气缸结构
学位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纹理类工业产品的表面缺陷检测。但是工业缺陷样本的稀缺性和物体类工业产品表面的剧烈变化,使得深度学习方法无法有效解决所有工业产品的缺陷检测任务。文章通过分析现有缺陷检测方法所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在较少无缺陷样本的条件下,兼顾纹理类和物体类缺陷检测的无监督算法。现有的无监督学习模型缺少良好的特征区分能力,无法检测具有复杂纹理的物件的表面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相对
学位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加工的工件几何形状越来越复杂,其加工程序的编制也变得更加困难,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加工错误从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在加工前进行加工仿真,能有效验证加工程序的正确性,进而缩短产品的研发生产周期。本文针对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对刀具扫掠体建模、模型的布尔运算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发出相应软件原型。在数控加工仿真过程中,刀具扫掠体与毛坯模型的布尔运算计算量巨大。本文为缓
学位
高压电-气位置伺服系统由于其功率密度比大、工质易于获取等优点逐渐在机械重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应用。然而,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强,粘性小等特点,造成系统非线性较强,并且气体的高压化加剧了系统核心元件电-气伺服阀的气动力和其他干扰,使得高压电-气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难度增大。同时,高压电-气伺服阀其本身结构特点导致了系统的内部耦合,进一步降低了系统控制精度并增加了系统耗能。本文针对高
学位
钯碳(Pd/C)催化剂与1,4-双(苯乙炔基)苯(DEB)混合后得到的DEB-Pd/C吸氢剂是消除密闭空间中有害氢气的最常用吸氢剂之一。然而,Pd/C催化剂具有易自燃、Pd颗粒粒径大、分散不均匀且易于团聚等缺点。因此,开发Pd颗粒粒径小、均匀分散且不可燃的新型吸氢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一步水热合成法将Pd颗粒原位封装在八面沸石(FAU)型分子筛中而制备得到了Pd@FAU催化剂,研究了其晶化过
学位
钠金属具有成本低廉、理论容量高和氧化还原电位低等优势,被认为是钠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钠枝晶生长和金属钠难加工成型的问题限制了钠金属负极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采用机械冷压法将氮化物与金属钠复合,以抑制钠枝晶生长和提高金属钠的机械性能为目的,开展了对钠金属复合负极的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类石墨相氮化碳为固体添加剂获得了钠金属复合负极。氮化碳中的吡啶型氮和吡咯型氮可提供“亲钠”位点,促进均
学位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和电池是改善聚合物电池电极/电解质界面的有效方法。1,3-二氧戊环(DOL)是金属锂电池最常用的电解液溶剂之一,被广泛用作原位聚合单体来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和电池。但是DOL的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迅速,所形成的聚合物电解质对多孔正极的浸润差,不能与正极形成良好的共形界面,限制了其在含高载量正极电池中的应用;此外,电池中的锂负极稳定性差,与电解质会发生副反应并伴有锂枝晶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