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带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移植术的应用价值。方法:1、分析2002年1月~2007年4月我院带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移植病例48例。2、使用HUNTLEIGH MINI DOPPLEX D900便携式血管超声仪和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40人40侧皮瓣蒂部腓动脉穿支血管数目和浅出位置,以及小隐静脉距体表距离、行程和血流频谱参数。3、解剖7例患者离体小腿标本,观察腓动脉穿支血管和小隐静脉,其中2例骨肉瘤患者截肢前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蒂部穿支血管。结果:回顾临床病例48例,出现并发症13例(30%),蒂部的血管情况与皮瓣坏死关系密切。超声检查正常人40例带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蒂部轴线前方的穿支血管数目有2~5支,和以往解剖学观察相符。HUNTLEIGHMINI DOPPLEX D900测量最低穿支血管浅出位置3.17±0.99cm,LOGIQ-9测量是3.99±1.06cm,后者检查结果可信度较高。蒂部中下小隐静脉距体表距离是0.32cm±0.10cm。32人(80%)小隐静脉血流缓慢,测不出频谱或不能显示血流信号,而8人(20%)小隐静脉流速较快,可测出连续的血流信号或频谱。当测出小隐静脉频谱时,若大隐静脉回流障碍,会导致小隐静脉回流加剧,其深静脉、交通静脉不能完全代偿。解剖观察标本蒂部轴线前方穿支血管是皮瓣主要营养血管。蒂部中下部小隐静脉较腓肠神经表浅,位于皮瓣轴线上或稍偏后。2例截肢术后标本证实多普勒超声能检查蒂部存在的穿支血管数目,体表定位穿支血管浅出位置比实际位置稍低。结论:1、皮瓣蒂部的血管情况与皮瓣坏死有关。2、由于穿支血管的数目和最低浅出位置有个体差异性,扩大皮瓣切取面积和降低皮瓣旋转点(<5cm)时应进一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了解穿支血管情况。3、大多数正常人的小隐静脉血流缓慢,旋转点较高或切取皮瓣面积不大时,并不需要常规在蒂部结扎小隐静脉。如超声测量蒂部小隐静脉出现连续血流频谱时,应在蒂部结扎小隐静脉。4、超声行穿支血管及小隐静脉体表定位后,手术时在蒂部中下方,皮瓣轴线稍后方行小切口结扎小隐静脉,操作简单,不易损伤穿支血管。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带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移植术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