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理气通便汤加减及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气虚气滞型老年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及分析,了解理气通便汤加减治疗气虚气滞型老年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该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老年性便秘的中医内治法提供良好的思路及方法。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专家门诊接受治疗并明确诊断为气虚气滞型老年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以理气通便汤加减(基本组方:黄芪40g,白术15g,厚朴30g,大腹皮15g,陈皮10g,枳壳6g,苦杏仁10g,郁李仁10g,火麻仁10g,川牛膝10,大黄3g,并随症加减),日一剂,每日2次,200ml/次,早晚餐后1 h口服;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730),20ml/次,1次/天,晨起顿服;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便性状、每周自主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所需时间、排便费力情况、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估临床安全性并在治疗结束4周后对患者进行门诊/电话随访,评估其疗效的长远性。结果1.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各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总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理气通便汤加减和乳果糖口服液对于气虚气滞型老年性便秘均有较好的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气虚气滞型老年性便秘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4.各症状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各症状平均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阐明理气通便汤加减可有效改善气虚气滞型老年性便秘症状;对照组治疗后在粪便性状、每次排便所需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腹胀、纳食欠佳几个方面症状平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力怒挣时气短、疲倦乏力、肛门坠胀感几个方面与治疗前相比症状平均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症状平均评分,两组在粪便性状、每次排便时长、排便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排便困难、用力怒挣时气短、腹胀、疲倦乏力、肛门坠胀感、纳食欠佳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理气通便汤加减和乳果糖口服液均可改善粪便性状、缩短每次排便时长及排便间隔时间,但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5.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下降,治疗组的平均分下降8.93,对照组的平均分下降4.33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气虚气滞型老年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6.远期疗效比较:疗程结束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每周自主排便≥3次所占人数比例为56.3%,对照组为28.6%,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为7.75±2.20,对照组为10.72±2.9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对照组停药后便秘复发率高于治疗组,生活质量比治疗组低,说明治疗组通过内服中药调整人体脏腑气机可显著降低便秘复发率。7.安全性指标:每例患者均在治疗前完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并在治疗后复查,治疗前后进行对比,提示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毒副作用。结论理气通便汤对于气虚气滞型老年性便秘患者有显著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合疗效高的特点,可有效降低便秘的复发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