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把一种语言的文本翻译到另一种语言的文本,由于这两种语言特征和文化差异,翻译损失必然产生。因为翻译活动经常伴随翻译损失,翻译补偿便尤为重要了。翻译补偿策略在文学翻译中,尤其是中国古诗歌的翻译中是频繁运用到的。为了实现原诗的美学价值,很多翻译精英都采取了翻译补偿措施。本论文从审美角度分析这些翻译补偿策略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的运用,讨论并概括了汉诗英译中审美因素的遗失。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这篇论文试图得出为再现原诗美而所运用的翻译补偿策略的概括性结论,并且从宏观上给出翻译者一些建设性意见以避免英译汉诗中的声音、形式、修辞和形象等方面的损失。此对诗歌审美的细致分类给论文奠定了理论框架,同时详细指明了诗歌审美方面的翻译损失。分析发现,在补偿声音效果,形式效果时,异类补偿是补偿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第一步,整合补偿接而求其后。修辞和意象缺失在不同情形下是多种补偿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可译类修辞而言,异类补偿,同类补偿和整合补偿较为常用。而不可译类修辞,分立补偿为更佳选择。对于意象缺失,为传达中华文化,经常用分立补偿法保留原诗意象。但是当原诗的意象引起文化冲突或者不能被目的语读者理解时,可以选择整合补偿或者异类补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