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传播的重要通道,庆阳地区处于古丝绸之路陇右道东段的要道,成为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广泛传播的黄金地带。隋唐至宋金时期,佛教思想在庆阳地区持续传播,广建寺院、佛塔,且开凿众多石窟寺。庆阳地区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寺不仅数量众多,且造像形式多样,造型精美,是甘肃石窟的重要遗存。本文以庆阳地区历史文化背景为前提,梳理该地区与佛教的历史渊源以及石窟的分布规律;阐述庆阳地区各县、区隋唐至宋金时期窟龛的概况及形制;全面论述该时期石窟内造像题材、造像形象组合以及造像的造型特征,总结该地区隋唐至宋金时期造像的艺术特征;并结合同时期陕西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石窟的窟龛形制、造像题材、造像组合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其中内在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