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打开了认知的新视角。他们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认知的过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认知工具。通过跨域映射,隐喻可以用具体的概念去解释抽象的概念。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小说《达洛维夫人》的隐喻表达。全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阐明文中出现的概念隐喻现象,并分析这些概念隐喻在文中的运用。文章从概念隐喻的三大类入手,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分析《达洛维夫人》中的隐喻现象,借此以揭示该小说中概念隐喻形成的机制,帮助人们对小说中的概念隐喻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定义和作用;之后分析了小说中的结构隐喻及其映射过程、方位隐喻及其隐喻扩展和本体隐喻及其物质性描写;最后得出结论:本论文以意识流小说为语料进行概念隐喻的研究,证明了认知隐喻理论的普遍性。本论文也强调了隐喻是建立在“体验”基础之上的理论,并且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隐喻现象详细阐述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明确了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研究的视角新颖,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达洛维夫人》中的隐喻现象,扩展了该小说的研究领域,也为今后文学欣赏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