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聚类融合算法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类融合是将不同算法或者同一算法使用不同参数得到的大量聚类成员利用融合函数进行融合,从而获得最终聚类结果。聚类融合已经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传统的聚类融合方法通常将所有产生的聚类成员都参与融合。但是在监督分类学习中,选择分类融合的已经获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对于无监督的选择性聚类融合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得到重视。研究表明,选择性聚类融合方法能很好地提高聚类分析的准确性等性能。论文针对选择性聚类融合中的数据降维、选择策略、融合函数设计等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将选择性聚类融合算法应用于多聚类问题分析中。论文首先对数据降维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的PCA降维方法对异常值、噪声敏感问题以及矩阵的秩计算非凸、不连续且计算复杂等问题,提出联合L1范数和迹范数的数据降维模型,针对模型的优化求解提出了基于增强拉格朗日乘子的优化算法。理论的数学分析和可视化的实验结果都表明模型和优化算法的有效性。研究了选择性聚类融合的选择策略问题,理论上证明了联合聚类质量和差异度的选择性聚类融合确实优于融合所有聚类成员的融合算法,针对选择策略中参照成员的确定过于简单问题,提出了基于聚类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参照成员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聚类成员对最终聚类结果的作用不同,提出了基于容错关系信息熵的属性重要性加权方法,最后论文给出了选择加权聚类融合算法的框架。论文还对算法中的聚类簇数和平衡因子进行了优化分析,并提出基于融合准则函数的聚类簇数优化算法。研究了选择性聚类融合中融合函数的设计问题,提出利用非负矩阵分解(NMF,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解决聚类融合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谱聚类算法对聚类成员进行分组选择,提出了基于NMF的选择性聚类融合算法。论文进一步分析具有二进制特征的数据,提出了基于二进制矩阵分解(BMF, Binary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的聚类融合算法和基于BMF的选择性聚类融合算法。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分析发现,对于文本和人工数据集算法准确性大大提高,但对于公共数据集,其准确性不稳定。论文将选择性聚类融合算法应用于多聚类问题分析,提出了基于选择性聚类融合的多聚类算法。算法利用选择性聚类融合技术,形成聚类成员的相似矩阵,基于此矩阵构建聚类成员的层次树,利用基于模块化的方法对层次树进行分割,从而得到多聚类结果。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得到的多聚类结果差异度较大,但聚类结果本身的质量较好。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将继续进行的研究方向。图21幅,表15个,参考文献132篇。
其他文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并非少见,文献报告的尸检发现率为35%~52%,经静脉造影证实有症状的DVT发病率1.6%。对于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日本企业的质量竞争,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为了扭转低劣产品质量的局面,正式推广“六西格玛质量计划”,产生了非常好的结果。这源于摩托罗拉公司,由通用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必需品。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政府间政府组织和国家/地区按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方式,制定了一系列的强制性的公
吸纳所有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参与结核病控制工作,是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提出的遏制结核病策略内容之一。我国根据现有医疗卫生体系特点,提出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合作共同做好结核病
由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于2004年8月10日发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至今执行的情况如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办法》的实施,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医院内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秩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
消化道穿孔是新生儿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急、病情易变化,又多伴有严重并发症,故病死率较高,给麻醉带来很大困难和风险。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对32例患儿实施静吸复合
我院自1994年6月至2004年6月,经电子胃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179例(209件),成功171例(198件),失败8例(11件),现将术中配合技巧报告如下.
摘要:职业学校学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法律意识的强弱、法治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摸清职校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职校学生法治教育的策略,引导学生争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关键词:法治素养;学生;职业学校;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