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轨网络媒质介入控制协议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光纤通信网络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光轨网络以其灵活、高效的组网能力成为提高城域光网络吞吐量的可行解决方案之一。本文以适用于网状拓扑结构的光轨网络节点为网元基础,深入地研究了光轨网络中的媒质介入控制(MAC)协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网状拓扑结构的光轨网络节点,这种新型节点既支持全局波长交换,也支持本地波长交换,具有较低的网元成本。建立了密集波分复用条件下的光轨网络通信系统仿真平台,详细仿真了节点数为3到6的光轨网络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示:利用所设计的新型光轨节点可以构建最大节点数为5的光轨网络。在此条件下,光监测信道的误码率为1.73e-015,Q因子为7.86;本地信道的误码率为1.84e-016,Q因子为8.14;全局信道的误码率为3.53e-015,Q因子为7.78。以上性能指标均满足城域光网络物理层通信需求。2)为了解决经典的自适应往返时间MAC协议(ART MAC)在估算实际令牌持有时间方面的性能不足,通过引入时延感知思想,提出时延感知自适应往返时间MAC协议(DAART MAC)。DAART利用时延感知理论估计光轨节点的实际令牌持有时间。在三种不同的业务量模型条件下,对分别采用ART与DAART的光轨网络进行了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示:与ART相比,DAART显著地提高光轨网络的吞吐量。3)为了进一步提高光轨网络的吞吐量,在DAART MAC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分离光轨策略,提出了针对分离光轨的MAC协议——分离光轨时延感知自适应往返时间MAC协议(DAARTS MAC)。给出了针对三种不同的业务量模型的分离光轨方法,并且仿真了分别采用ART、DAART和DAARTS的光轨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示:在第一类和第二类业务量模型下,与DAART相比,DAARTS能够分别获得40.83%和106.64%的吞吐量提升。
其他文献
我国地域广阔,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国土是丘陵、山地和高原。由于所处的地形起伏较大,常常需要连续升坡或连续降坡。合理的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是既能克服高差而又能保证工程经济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存储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记录密度和读写速度,降低功耗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中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基于垂直磁隧道结(Magnetic Tunnelling Junction,MTJ)的磁性随机存储器(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具有存储密度大、读写速度快和功耗低等优点而有望成为新一代通用存储器。Co_2FeAl(CFA)和GdFeCo
学位
光学光刻技术一直是微加工技术的主流技术之一,是近来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在纵观了光学光刻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普通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需求,进
布里渊散射现象在光纤环形激光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光纤陀螺仪、光学存储和慢光形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布里渊散射信号的产生及增强方法目前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固态照明的蓬勃发展,LED在室内外照明和特种照明等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针对现有的直下式LED照明灯具(LED面板灯、LED广告灯箱和LED黄疸光疗灯)存在的照明质量差、混光距离大和平面光谱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光学透镜设计以及基板上多种单色LED的排布设计,有效提高了LED灯具的照明品质。首先,为进一步减小直下式LED面板灯的厚度,以朗伯发光LED在96mm高度目标面上的
红外仿真系统的许多实际应用需要模拟红外辐射源,这些辐射源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也可以是运动的目标。随着红外焦平面器件的长足发展,红外制导已由热点探测制导发展为成像
学位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公路资产在数量和构成上逐渐变得庞大和复杂,相应的管理和维护问题也空前增多。公路资产的管理维护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我国相关研究起步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