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羟基多溴联苯醚(OH-PBDEs)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新兴有机污染物,目前已在众多环境介质甚至人体内频繁检出,且具有很强的生物毒害效应。为了更好地评价OH-PBDEs的生态风险和最终归趋,本文研究了其在水生生物鲤鱼体内的富集行为,并探讨了生物富集效应的作用机理。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优化建立了鲤鱼肝脏、肾脏、脑及肌肉不同组织生物样品和自然水样中OH-PBDE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OH-PBDEs同类物的加标回收率为62.6-118.2%,水样和生物样品的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35-10.13ng/g(脂重)、4.2-85.0pg/mL,且方法重现性较好。然后,参照GB/T13267-91静态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标准方法,测定了OH-PBDEs同类物(2’-OH-BDE7、4’-OH-BDE17、2’-OH-BDE28、2’-OH-BDE68、4’-OH-BDE90和2’-OH-BDE123)对鲤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697、1130、854、550、644和522ng/mL选用OH-PBDEs同类物的Kow及量子化学参数(EHomo、qBr+、ELumo等)为分子结构描述符,分别研究了其与96h-LC50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lgKOW和ELumo与96h-lgLC50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且96h-lgLC50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相同。最后,采用OECD及GB/T21800-2008标准方法,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鲤鱼对OH-PBDEs同类物(2’-OH-BDE68和4’-OH-BDE90)的生物富集实验,研究了其在肝脏、肾脏、脑及肌肉各组织中的富集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鲤鱼各组织对2’-OH-BDE68和4’-OH-BDE90的富集与清除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蓄积能力强,生物富集系数BCF(L/Kg)分别为1.4×102~8.0×103、35~2.2×103;吸收速率常数K1(d-1)大,分别高达357.1、49.0;清除速率常数K2(d-1)分别为0.030~0.101、0.022-0.074;半衰期T1/2(d)分别为6.9-23.1、9.4-31.5。(2)浓度对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影响表现为:暴露浓度越高,2’-OH-BDE68的BCF、K1及T1/2越小、K2越大;4’-OH-BDE90的BCF和K1越小、K2与T1/2变化不明显。OH-PBDEs(nBr=4和5)同类物的lgBCF与其lgKow之间可能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鲤鱼不同组织对2’-OH-BDE68和4’-OH-BDE90的蓄积能力大小分别表现为肝脏>肾脏>脑>肌肉、肝脏>脑>肾脏>肌肉,可能因为肝脏和肾脏是2’-OH-BDE68和4’-OH-BDE90的生物代谢靶器官,肌肉组织总量多且分布广,血脑屏障对外源性干扰物质的阻碍作用,4’-OH-BDE90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鲤鱼不同组织中脂肪含量对4’-OH-BDE90的蓄积量有一定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