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陆相致密砂岩不同排量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及裂缝形态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t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致密气储量丰富,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川东北地区主体陆相保存条件好,油气显示活跃,此区块陆相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孔隙度小、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常规压裂难度大,改造效果差,难以实现工业化开采的效果,经济效益极低,因此,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对储层进行人工改造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针对川东北地区陆相致密砂岩储层,为了对储层岩石的可压裂性、压裂效果、裂缝的三维特征等取得精细化的认识,明确储层裂缝起裂、扩展及最终形态的影响因素,利用室内大型真三轴岩石压裂微震试验系统,进行了400 mm×400 mm×400 mm的致密砂岩立方体试样在不同排量下的水力压裂试验,同时加入声发射定位监测设备以研究压裂过程中岩石裂缝的演化特征。在试验前后都对砂岩试样进行声波测试和表面裂缝的测量以分析压裂前后岩石的声波特性及裂缝形态的变化,最后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明确水力裂缝的扩展形态及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地层破裂压力理论、水力裂缝起裂与扩展理论和X-ray矿物成分的分析,预测了致密砂岩的破裂压力理论值会达到78.55 MPa,水力裂缝稳定扩展压力理论值达到80.575 MPa,脆性矿物法计算出的脆性指数为64,脆性等级为“较好”,并基于以上分析对致密砂岩的可压裂性进行了预测和评价。(2)不同排量的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结合20个通道的声发射定位监测共同进行,研究排量在100 m L/min、200 m L/min和300 m L/min下致密砂岩的破裂情况。通过井孔压力曲线、声发射定位和声发射参数的分析,结果证明在大排量300 m L/min的情况下,井孔压力的起裂和峰值应力都较高,压裂期间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较多、幅值较大、释放能量最多,达到的压裂效果最好。(3)对压裂试验前后的致密砂岩岩样进行声波测试,通过试样点面结合及整体的横波和纵波变化情况探究了水力压裂使砂岩发生的宏观性变化,测试结果显示压裂后试样的平均波速比压裂前平均波速小。进而通过声波获得了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岩体力学参数,发现压裂后的动弹性模量普遍下降,动泊松比普遍上升,反映出岩石压裂后塑性增强,弹性减弱,也发现了动弹性模量随着其波速的增大而呈现不断增大的规律。同时,利用岩石力学弹性常数法获得压裂后三个试样的脆性等级为“中”,脆性等级降低,说明水力压裂对岩石内部造成了严重损伤,进一步验证水力压裂达到了较好的效果。(4)通过压裂试验前后裂缝的平面展开图对比,观察其主裂缝的形态并测量每条新生裂缝的长度和角度,分析裂缝的长度、走向及其发育程度。测量发现:压裂后三个试样的主裂缝均是在最大或最小主应力方向,在主裂缝和天然裂缝的基础上,有新的次级裂缝分支出现。新生裂缝主要沿着南北向和东西向发展,并呈现出中心对称的规律,与声发射定位信息相符,并且通过计算裂隙率发现压裂后试样都达到了“较发育”的裂隙发育等级。(5)利用PFC2D软件建立水力压裂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排量对压裂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排量对裂缝扩展方向、形态及数量等方面都有影响,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大排量试样的裂缝走向更清晰,裂缝网络更复杂,压裂效果最好。压裂产生的裂缝以张拉裂缝为主,占总裂缝数量的80%以上,排量从100 m L/min增加到300 m L/min,产生裂缝总数增加近10倍。
其他文献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岩体蚀变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在多个工程中发现,蚀变岩性质差,结构破碎,蚀变程度严重的手抓即碎,严重影响着工程的稳定性以及施工进度。因此,探究不同程度蚀变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对工程围岩应力、位移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新疆北部某深埋长隧洞中蚀变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勘察与室内微观试验的基础上,分析蚀变岩宏、微观特征;通过常规物理力学试验研究不
学位
近年来水利部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方面的标准,为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导向,但水土保持设计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依旧有待提升。同时,BIM技术以改变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提高管理集成化程度等优势,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劲头强势,已广泛应用于水利行业碰撞检测、3D建模、方案设计、施工模拟等各方面,水利部提出建设数字流域,更是为BIM技术在水利行业的深化应用增添热度。由于对BIM应用需求的多样
学位
支撑拱式锁固型滑坡为典型锁固型滑坡类型之一,具有多次滑动的特点,多发于前缘因地形变窄的束口状地形。支撑拱结构体的形成受工程地质条件和滑坡变形特征等多因素影响,具有聚能效应和锁固效应,对滑坡整体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南省灵宝市麦尖窝滑坡为工程实例,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和分析、模型试验、数值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支撑拱结构体的形成与破坏特征,揭示了支撑拱式锁固型滑坡的演化过程,并探索了其失稳机
学位
随着海洋能产业的迅猛发展,海上锚桩获得海洋工程的青睐并广泛运用于海洋项目中,海上锚桩拥有工程造价低、承载性能好、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海洋中等诸多优势。但是海洋环境变幻莫测,锚桩一般会受到来自风浪、洋流等海洋自然环境的影响,锚桩基础也会在海洋平台结构和巨大自重影响下,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与此同时,伴随着锚桩地基常年累积变形,有造成海洋建筑倒塌、失去平衡的可能。这种大背景下,对锚桩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提
学位
在煤层开采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形成含有多种形式贯通裂隙的断裂岩体,这类岩体伴随或受后期采动、施工的影响,容易进一步发生错动变形,导致岩体内部裂隙的再次发育、扩展、贯通,形成新的导水通道诱发突水溃砂、地面沉降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及室内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基于采动裂隙岩体的发育特征概化出一种贯通单裂隙岩体模型,开展了基于PIV监测技术的贯通单裂隙岩体试样的无侧向约
学位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益增加,水环境问题频繁发生,使水生态破坏和水环境安全等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水环境系统易受气候、土壤、生物和人类活动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同时受进入水体的污染物组分、数量的影响,一系列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关联后形成的复杂关系带给水环境管理和水污染防治诸多困难。本文针对这种复杂系统,引入先进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应用到银川市水质管理中,为解决实际水
学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我国经济、农业、水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黄河滩区是黄河水长期变化作用下形成的与之相邻的区域,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和居民居住地,也是河流与地下水交错带,还是污染物和营养物质相对丰富的区域,黄河滩区对陆地与河流之间生态系统和水力联系起着纽带作用。因此,探明黄河滩区黄河水与地下水之间转化关系对水资源科学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高密度电
学位
渗流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热门课题,不仅影响土石坝的稳定性,而且与工程安全息息相关。此外,地震动荷载对土石坝稳定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往往对大坝造成不可恢复性破坏。本文以蒜地沟二坝水库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大坝三维模型,以上游不同库水位高度及地震动荷载效应为研究工况,进行坝体渗流及稳定性研究,对于保证库区安全和提升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大
学位
岩体的演化可以看作岩体在风化、蚀变作用下,物质性逐渐恶化的过程。风化作用对于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十分显著,不仅会导致岩体成分的变化,也会造成岩体结构完整性的改变。因此,研究风化作用对于岩体各种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是必要的。本文基于现场调查和室内外试验,在广泛收集和研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五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区两处钻孔岩芯根据相关规范进行风化定级,取微风化、弱风化和强风化试件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必不可少。本文依托“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在野外调查和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以斜坡单元为评价单元,运用案例推理技术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