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逐渐升高,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创意衍生品价值链、价值提升模式快速发展,加速了消费结构的转变,也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性力量。国家为推进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进步。《“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要扶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从2013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朕知道了”纸胶带的迅速蹿红,到随后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一系列Q萌宫廷娃娃的爆火,文创商品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博物馆通过文创商品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同时也传播了传统文化。但是文创商品是否能够吸引消费者到博物馆来,是否能够带动旅游的发展,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值得探究。
本文基于SOR理论,将文创商品属性作为刺激变量,将好奇反应作为中间变量,将旅游意愿作为最终反应,结合信息框架效应,来研究文创商品与旅游之间的关系,试图解释文创商品中的文化信息刺激与消费者产生博物馆旅游意愿之间的影响机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实验法与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采用2*2双因子实验设计,完成了在不同信息呈现度(完整呈现与部分呈现)和不同信息呈现方式(动态呈现与静态呈现)下文创商品属性对于消费者好奇反应的影响,以及好奇反应对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实验数据表明:第一:文创商品的不同属性对于消费者的好奇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创商品的形态、图案、象征意义和联想性能够激起消费者对于商品以及原文化的好奇;第二,消费者的好奇心与旅游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好奇反应越强,消费者对于原文化信息越好奇,会促使消费者产生更强的旅游意愿。
本研究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创商品的营销价值,把文化传播延伸到吸引消费者前往旅游目的地,探究了文创商品文化符号与旅游意愿之间的影响机制。本文为文创商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深入研究了其对消费者旅游意愿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文化反哺旅游。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弥补了相关研究空白,也为目的地营销提出了一些实际建议。
本文基于SOR理论,将文创商品属性作为刺激变量,将好奇反应作为中间变量,将旅游意愿作为最终反应,结合信息框架效应,来研究文创商品与旅游之间的关系,试图解释文创商品中的文化信息刺激与消费者产生博物馆旅游意愿之间的影响机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实验法与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采用2*2双因子实验设计,完成了在不同信息呈现度(完整呈现与部分呈现)和不同信息呈现方式(动态呈现与静态呈现)下文创商品属性对于消费者好奇反应的影响,以及好奇反应对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实验数据表明:第一:文创商品的不同属性对于消费者的好奇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创商品的形态、图案、象征意义和联想性能够激起消费者对于商品以及原文化的好奇;第二,消费者的好奇心与旅游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好奇反应越强,消费者对于原文化信息越好奇,会促使消费者产生更强的旅游意愿。
本研究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创商品的营销价值,把文化传播延伸到吸引消费者前往旅游目的地,探究了文创商品文化符号与旅游意愿之间的影响机制。本文为文创商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深入研究了其对消费者旅游意愿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文化反哺旅游。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弥补了相关研究空白,也为目的地营销提出了一些实际建议。